王立华:让红军长征付出惨重代价的,不要忘了还有张国焘!


图片

      第一部分:扭转历史车轮
   十二、一波三折终于实现会师

  这一节的主题是:静会战役落空后,一波三折,终于实现的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中央要求四方面军北上占领宁静地区,以免被胡宗南军隔断,影响接下来的宁夏战役。就在部队已经开始行动时,张国焘操纵漳县会议,改变了北上进行静会战役、然后与一方面军合攻宁夏的决定,命令四方面军改为西进,中央的战略部署受到严重挑战。

  这已经是张国焘第二次这样做了,第一次是在长征途中与中央红军会师后,拒不执行中央讨论决定的北上战略方针,带领部队南下受到重大损失。这一次会是什么结果呢?

  四方面军部队已经开始西进,让张国焘收回成命不可能。朱总司令建议向中央报告,如果中央不同意,就坚决执行北上进行静会战役方案。张国焘一面命令部队行动,一面向中央报告说:如兄等以为北进万分必要,请中央明令停止西去行动。如无党中央明令禁止,决照原计划进行。

  其实,中央的部署是非常明确的,张国焘这是在强力改变。

  当时,胡宗南部由东而来,张国焘要四方面军向西而去,计划好的合力打击胡敌变成泡影,预定战场出现巨大空缺,担任助攻和侧翼牵制的一、二方面军部队,一下子成为孤军,有被胡敌各个消灭的危险。

  面对突然发生的变化怎么办?这也是一个重大考验。我们看看毛主席是怎么做的(图1):一是命令一方面军增加兵力南下,阻止胡敌西进,填补四方面军西撤留下的战场空缺;二是考虑如何接应二方面军北上,并对彭德怀说,争取宁夏亦应放在靠自己上;三是对张国焘等反复说服劝告,包括以军委诸位领导的名义分析军事形势,讲清利弊,及时告诉他们应南京政府要求,周恩来准备去正式谈判,还以中央书记处、政治局慎重讨论的结果发布电令,要求四方面军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合,而后夺取宁夏、甘西。

图片

  图1

  如果这样还不行怎么办?毛主席给彭德怀电报中说:“此事也只好听他自己做去。”毛主席还说,我所虑者,敌人会先据乐都、永登、凉州,切断其西进路。有些难以改变的事,只能坦然面对。但是,走错了路就难有正确的结果,毛主席担心他们西进会遭遇不测,这也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据时任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回忆:我带先头部队,向兆州进发,张国焘他们继后。过了兆州,向老乡调查。据老乡说,现在黄河对岸已进入大雪封山的季节,气候寒冷,道路难行。根据这样的地形、气候条件,我觉得渡河的计划难以实现,遂返回兆州,向朱、张汇报。这时,中央来电,明令禁止四方面军西渡。电文说“我一、四方面军合则力厚,分则力薄。合则宁夏、甘西均可占领,完成国际所示任务,分则两处均难占领,有事实上达不到任务的危险。”“中央认为四方面军仍宜依照朱、张、陈九月十八日之部署,迅从通渭、陇西线北上,不过半月左右即可到达靖远、海原地域,从靖远渡河;一方面军跟即渡河或合力先取宁夏,或分途并取宁夏、甘西,二方面军仍在外翼制敌,则万无一失”;朱、张在兆州召开会议,讨论了中央的指示,一致决定放弃西渡计划。

查看余下8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错误路线是害死人的,死了白死。西路军死了的多是英雄,但是是悲剧英雄,牺牲与作用(贡献)不成正比。也可以说是错误路线的牺牲品、替死鬼。所以,对待上面的错误路线、错误命令,执行者有反对权、拒绝权和敷衍权。逃兵的出现就是上述现象的客观反映。但这是上级和统治者所不允许的,自古至今都如此。主席为何不杀逃兵?敌人俘虏都优待,自己的逃兵却要杀掉,为何?逃兵不是叛徒,也不全是怕死。怕死是错不是罪,敌人俘虏都怕死。比如河堤垮了,跳下去堵也堵不住,但命令你跳下去送死,你跳不跳?敌人炮火正猛,但冲锋号吹响了,你冲不冲?主席有存人失地和存地失人的说法,就是对付错误路线的理由根据。但是这种说法执行者会赞同,下令者会反对,而反对者也会当逃兵,不然死的也可能有他。
0条回复
驾驭960万领土不易,驾驭全球更不易!...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