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论的角度看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螺旋上升

2024-04-24
作者: 德歆 来源: 歆迅札记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精辟地总结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笔者打算借着这个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来讲一讲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的一个特殊方面——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螺旋上升过程。

  我们使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看这个过程,可以把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拆解成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这两个子过程,这两个子过程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过程的基本矛盾。我们接下来就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地探讨一下革命的实践是怎么变成革命的理论的,革命的理论又是如何指导革命的实践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脑海中固有的,而是从客观的物质世界中,从社会的实践中获取的。 正如毛主席所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这个道理放在革命中也是适用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蹲在资产阶级的书斋学院里空想出来的吗?当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调查了大量欧洲工人阶级的状况,参与了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的条件下,通过他们本人直接参与的阶级斗争产生的直接经验,以及广大工人阶级的社会实践提供的间接经验,将这些经验性的感性认识科学地归纳总结、分析综合,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性的认识,并且通过社会的实践进一步检验这些认识的正确性,最终才把这些理性认识成体系地总结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简而言之,没有革命的实践,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理论。

  实践又是认识的唯一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客观世界。 毛主席说过:“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为止,那么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运用理性的认识,即理论,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更重要的事情。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都在解释世界,但关键在于改造世界。”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更为关键的部分,如果理论不去为实践服务,那就只能沦为空想。

  对于革命而言,如果所谓的革命的理论不能落到实地上,不能通过革命的理论指导革命的实践,也不能通过革命的实践检验理论的真理性,那么这样的理论就是无用的垃圾,一如红中网鼓吹的半外围论,又如西马、托派等泛左翼的繁琐哲学或民主万能论。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任何实践活动,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那就只能是无头苍蝇般的盲动。只有以马列毛主义的科学的革命理论为指导,正确地分析革命的形势,分清敌友,搞清楚革命对象,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有目的、有计划地筹备各项革命工作,才能尽快促成革命的胜利。

  马列毛主义的革命理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无限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遵循着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无限循环,每一次循环都使理论和实践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革命理论,就是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有着丰富的成功的革命实践,这些革命实践又进一步地检验了理论的真理性,并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 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革命的实践中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了俄国的十月革命;毛泽东又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并且依靠这个理论指导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我们运用这样的发展的眼光,再去审视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上的各种问题,就能够看得更加清晰明了。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