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革命简史1】1883年前的俄国

2024-04-24 770 0
作者: 德歆 来源: 歆迅札记

  俄国的革命民主运动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身,俄国的工人运动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因此要理解俄国的革命史,就需要大致了解俄国的革命民主运动的历史。这是系列短文俄国革命的第一篇,在这篇中我们将大致介绍俄国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整个革命民主运动的脉络,并大致介绍俄国民粹派的诞生和发展。这一切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的背景,是理解后续历史的基础。

  一、1861年前的俄国

  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是一个专制的农奴制国家,农奴受着极其残酷的压迫。17-18世纪,饱受压迫的农奴曾三度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是普加乔夫起义。这次起义发生在1773年,参加者最多时达10万之众。起义前后延续两年,大军纵横驰骋于伏尔加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极大冲击了沙皇俄国的统治秩序。普加乔夫起义类似于我国北宋的宋江起义,冲击了统治秩序,但仍不足以动摇统治秩序。

  沙皇俄国的衰落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时的沙皇俄国整体还处于上升期,野心勃勃的叶卡捷琳娜在镇压起义后,广泛建立起警察制度(继伊凡诺芙娜后将警察机关下沉至村一级),万能的专制制度进一步完备。但是,就算在沙皇统治如日中天的时候,统治阶级内部仍然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震撼整个欧洲的法国大革命,对远在东方的俄国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拉吉舍夫就是在法国大革命的酝酿及爆发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拉吉舍夫是俄国第一批革命思想家中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他长期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曾近距离接触普加乔夫起义时期的农奴,深深同情农奴的悲惨遭遇。法国大革命前,拉吉舍夫曾写就革命长诗《自由颂》,在诗中,他把君主称为恶魔,号召人民联合起来将他杀死。这样的思想无疑受了卢梭的巨大影响(卢梭曾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写到: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与暴君前一天任意处置臣民生命财产一样合法。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

  1790年,也就是法国大革命后一年,拉吉舍夫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出版,这本书充分揭露了俄国农奴悲惨的生活,并将这一切归结为沙皇的专制制度。拉吉舍夫这本书广为流传,震动朝野。叶卡特琳娜痛斥拉吉舍夫是一个“比普加乔夫更坏的叛逆者”。拉吉舍夫最后被判10年流放。1802年,沙皇制度看起来还是那么的坚不可摧,身心俱疲的拉吉舍夫最终选择了自杀,把满腔热血洒向了他热爱的故土。

  1812年的俄法战争,专制的俄国战胜了革命的法国,拿破仑政权垮台了,青年一代的俄国贵族军官以胜利者的姿态迈进了巴黎,黑暗似乎更加剧烈了。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