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让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提升一个新高度
让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提升一个新高度
——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陈先义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的创作,随着现代高科技技术对影视艺术创作产生的巨大影响,人们对这个类别的审美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这个新形势下,怎样让这类题材保持活力,这对于当代影视剧创作影响巨大。
还有,当代活跃于荧屏的一批特性演员,特别是演领袖的几个主要演员,他们大多都已进入老年。有些剧作表现的是领袖们四五十岁年纪甚至更年轻时代,老艺术家们演起来就比较费劲,缺乏原来的魅力,无疑不太适合。而观众多年来已经认同的演员形象,在审美上就要受到不小的影响。最近有些剧作不太理想,与此关系甚大。还有,新科技的介入,不断提升人们的观赏胃口,在这个情况下,怎样使这个类别保持思想和内容的新鲜活力,这就给艺术家们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表现解放战争的电视剧《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推在了观众面前。虽然这部剧还有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处,但是公道说,就目前来讲,这还是一部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大戏中的上乘之作,是一部在当下值得一看的佳作。尽管央视安排的收视时段不佳,但是依然没有对“追剧”现象产生多么严重的影响。多个时间排在全国收视榜之首。甚至像有些观众观后形容时的叙述:这真的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剧作。战士们满面烟尘,炮火连天,在战场的冲杀,其真实感让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战场之中,看着我军将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真的让我们每一个观众热泪盈眶。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之所以激荡人心,主要在于创作人员浓墨重彩的讴歌了人民军队的英勇无畏和战略智慧,让观众感受到军民那种团结一心、共同作战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当前具有特别的意义,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对我们进行全面围堵的情势下,我们很需要这样一部歌颂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大型剧作。所以,《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可以说是应时而作,具有提振国民士气和鼓舞人心的特别意义。
历史就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这部剧作可以让我们看到今天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对毛主席百般怀念和敬仰,从历史可以看到现实的影子。作为最伟大的战略家,毛主席的卓越智慧被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作品一开始,便是炮火连天的集宁战役,这是一场写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一场很重要的战役。本来按照毛主席安排,对集宁战役做出了精密的部署和安排,但是没有等到怀揣毛主席战役部署的罗瑞卿到达第一线,负责指挥的某领导机关已经提前下达作战命令,战役已经打响。这场战役,因为没有能够正确贯彻毛主席的战略部署,我军遭受重大损失,战役实际是失败了。这是解放战争实际意义的第一仗。志得意满的傅作义在占了上风之后,给毛主席发公开“劝降电”,这其实是对我们军队的整体蔑视,电报中说什么你毛泽东如果迷途知返,他傅作义可以劝说蒋介石给毛泽东在国民政府弄个部长级官员位置坐一坐。面对这极大羞辱的劝降电,毛主席的回答简捷:“此仇不报,誓不为人”。让傅作义想不到的是,毛主席把这样一封电报居然印发全军,如此一招,极大地激发了全军上下的反击和复仇雪耻的斗志。于是,此后在毛主席指挥部署下,胜利捷报一个接一个频传。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毛主席决定,组建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的著名的“杨罗耿兵团”。这个名冠三军的兵团,表现了极其罕见的血性精神,在兄弟部队的整体配合下,最终把敌人包括王牌第35军在内的华北精锐悉数消灭。最后在毛主席的精确指挥下,傅作义四面楚歌,北京被重重包围,不得不选择和平起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