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利:论毛泽东党的建设学说的历史性贡献

2024-04-19 552 0
作者: 王传利 来源: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摘要:毛泽东的党建学说,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至今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毛泽东同志的党建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难题。他特别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培育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还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提出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党的建设 思想建党 反腐倡廉

  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他度过了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社会风云激荡、矛盾冲突尖锐复杂、变化转换剧烈迅猛的岁月,建立了永不磨灭的丰功伟绩。他那透彻清晰而深刻睿智的思想,如闪耀的灯塔,照亮了中国共产党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辉煌而艰险的道路。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提升到“伟大工程”的高度,并作为我们党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毛泽东的党建学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党的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是毛泽东思想武库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经历时代风云的洗礼,毛泽东的党建学说的真理光辉愈发耀眼夺目,今天仍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并在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加以继承、运用和发展。
 

  一、思想建党:农民占大多数的国度里锻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举
 

  在风雨如磐的1921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度里,成立并建成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面临着一个不言而喻的党建难题:如何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把如此众多的农民、小资产阶级分子以及其他非无产阶级出身者造就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培养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毛泽东不懈努力不倦探索,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无产阶级都是机器大工业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和列宁时代的社会主义运动,的确是以城市工人阶级为主体的革命运动,而不是以农民、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运动。恩格斯说过:“只有现代大工业所造成的、摆脱了一切历来的枷锁、也摆脱了将其束缚在土地上的枷锁并且被一起赶进大城市的无产阶级,才能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一切阶级统治的伟大社会变革。”革命导师将改造世界的希望寄托在现代大工业的产儿——“大城市的无产阶级”身上,但他们从来反对“唯出身论”“唯成分论”,从不否认农村无产者或其他非无产阶级出身的革命者能够成为坚强的共产党人,从来不排斥农民等其他阶级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参与支持配合,相反,他们希望无产阶级革命能够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形成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他们反对将无产阶级以外的任何阶级当成“反动的一帮”的拉萨尔的观点。他们讲的无产阶级概念,既包括城市里的无产阶级,也包括农村中没有自己耕地的农民,但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在小农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度里从事过社会主义运动,没有积累下将小农和其他非无产阶级出身者改造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成功经验。中国的封建社会没有如西欧那样由封建社会直接转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陷入了长期的停滞期,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资本主义很不发达。毛泽东面对的中国,是一个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群众人数广大的国家,无产阶级队伍不雄壮,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身上所蕴藏的革命力量,却是无穷无尽的。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