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九月会议”,为确立毛泽东最高领袖地位奠定了基础

2024-04-17 1007 0
作者: 孟俭红、何雯 来源: 党史博采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多次重要的九月政治局会议,对1941年、1943年、1948年的九月政治局会议,学界研究颇多,但对党史上的第一个“九月会议”,即1938年的九月政治局会议,学界着墨较少,本文就此次会议的来龙去脉予以梳理。
 

  会议缘起:任弼时奉命赴苏,王稼祥回国传达共产国际指示
 

  “九月会议”缘于王稼祥回国后带来的重要讯息。

  1938年8月初,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稼祥带着共产国际的新指示和30万美元援助回到延安。王稼祥是1936年底去苏联疗伤休养的,后出任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他在莫斯科工作3个月后,他的老战友任弼时于1938年3月底来到了共产国际。

  任弼时此行任务有二:一是向共产国际说明中国抗战情况和国共两党关系;二是在王明等人回国前,斯大林曾表示苏联愿意援助中共大炮,任弼时借机请求苏联及时给八路军以武器援助。

  1938年4月14日,任弼时同王稼祥参加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递交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的书面报告大纲。5月17日,两人再次参加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任弼时对书面报告大纲作了口头说明和补充,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政策。王稼祥在任弼时之后也做了补充发言,他分析了中国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势,说明了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区别,指出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决不会重犯陈独秀时的错误。这个看法被会议采纳。

  除了在共产国际讲坛上大力宣传党的抗战路线和毛泽东的抗战思想外,任弼时还充分利用苏联的报刊杂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还单独向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进行汇报,使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有了新的认识。季米特洛夫还询问了王明1937年11月回国后的表现和情况,任弼时实事求是地汇报了王明以“国际路线”代表自居,与党中央争权,以及在武汉跟延安分庭抗礼的种种行径。

  6月11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通过《关于中共代表报告的决议案》和《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的决定》。《决议案》是内部的,指出:“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在听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的报告以后,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决定》是公开的,指出:“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声明完全同意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并声明共产国际与中华民族反对日寇侵略者的解放斗争是团结一致的。”《决定》支持和声援中国全民族的全面抗战,并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各国共产党以及一切热诚拥护民主与和平的人士,“用一切方法加紧国际援华运动”。(《王稼祥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89-190页)这就是说,共产国际认可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并予以广泛支持。

查看余下8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