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为什么他们不是共产党员,却那么拥护社会主义?

2024-04-17 965 0
作者: 江宇 来源: 红色文化网

江宇:为什么他们不是共产党员,却那么拥护社会主义?

  历史往往需要经过岁月的风雨才能看得更清楚,只有理解历史的纵深,才能不被一时的潮流所迷惑。如果我们回到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情境,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依据,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20世纪中叶,面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金融危机,面对资本主义扩张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灾难,全球兴起了反思自由资本主义的潮流。20世纪初,美国掀起了一场“进步运动”,在“大萧条”之后又实行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些做法的共同特点是,加强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增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解决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带来的需求不足、贫富差距、生态破坏等问题。二战之后,许多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接受了结构主义的经济学,主张欠发达国家的政府应当组织资源进行工业化,实现经济赶超。这一轮加强政府干预的思潮,是对20世纪初以来全球化、市场化弊病的纠正。

江宇:为什么他们不是共产党员,却那么拥护社会主义?

  20世纪初以来,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也认识到自由资本主义的缺陷。孙中山先生年轻时在欧美游历,当时正值垄断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欧美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尖锐,“富者富可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欧洲国家为进行社会革命、弥合阶级差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孙中山认为,中国当时还没有实现现代化,还没有大资本家,没有形成贫富分化,因此进行社会革命比发达国家要容易。所以,要“社会革命先于经济革命”,在进行经济建设之前,就解决好社会公平的问题,为此,他提出了节制资本、扶助工农、平均地权、大资本国有等措施。实际上晚年孙中山已经成为社会主义者,他自己在多次演讲中阐述,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他说:

  “中国虽然将民族、民权两革命成功了,社会革命只好留以有待。英美诸国因文明已进步,工商已发达,故社会革命难;中国文明未进步,工商未发达,故社会革命易……中国原是个穷国,中人之家已不可多得,如外国之资本家更是没有,所以行社会革命是不觉痛楚的[1]。

  当然,孙中山逝世之后,国民党并没有实现他的设想,他的设想是由中国共产党实现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江宇:为什么他们不是共产党员,却那么拥护社会主义?

  梁漱溟

  另一位有代表性的人士是现代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他年轻时是毛泽东的挚友,今天人们往往关注他在1953年和毛泽东关于工业化道路的分歧,但没有看到,梁漱溟作为研究儒家和佛教的著名学者,对社会主义有着高度认同,而且身体力行地在国民党政府时期组织过农村合作化运动。

查看余下7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