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苏联对东北我军的援助——兼答铁穆臻同志

2024-04-28
作者: 八一军旗红 来源: 红歌会网

  日前,笔者在红歌会网发表了《应该全面地、正确地评价斯大林——与铁穆臻同志商榷》一文。铁穆臻同志在该文留言区里回答说:

  “我们解放军的装备和美国人大规模大规模运输给国民党的物资、资金、武器相比,简直九牛一毛。国民党1/4美式装备,1/2日式装备,1/4杂牌,我们日式装备都连1/4都占不到,其余3/4都是极其落后的装备,没有大规模的资金援助,主要靠根据地自己发展,也和邻国做点生意而已。

  我们当时武器装备太落后,日制武器对苏联来说就是废钢烂铁,对人民军队来说却如宝贝。日军武器相比苏美英法差的不是一个代差。有了这些,丝毫改变不了敌强我弱、差距悬殊的现实,这个必须清楚。

  面对这样极端悬殊的差距,我们照样在毛主席领导下打败了强大的、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装备和大规模资金支援的敌人。这靠的是人民战争,是独立自主。”

  “解放战争开始,我们一共有127万军队,东北我军直接拿的关东军枪支顶多30万左右(关东军一共也就40万到50万支枪,算上他们损耗的、破坏的,我们能拿到30万都不错),大炮也顶多2000门左右(主要也是用在东北,别处都难以调过去),这些刚开始占我军装备的1/4都不到。就这点家底,和美国人大规模运输给国民党的物资、资金、武器相比,简直九牛一毛。转交到山东、华中之类的更少,明确记载也就2万支枪,也不够干什么的,不如我们缴获的蒋介石的装备多。主要还是靠着自己的发展。国民党1/4美式装备,1/2日式装备,1/4杂牌,我们日式都连1/4都占不到,其余3/4都是极其落后的杂牌装备,也没有大规模的资金援助,主要靠根据地自己发展,兼顾和邻国做点生意而已。”

  “要知道,我们捡剩下的都是日式装备!这些日式装备不到我军总装备的1/4!没苏式装备,和蒋介石的美式装备、德式装备根本没法比!”

  笔者认为有必要再写一篇文章,进一步阐述当年苏联对我军援助的意义,这绝不是要与铁穆臻同志争论,而是为了让更多人看清当年苏联对我军援助的重要性。

  笔者在《应该全面地、正确地评价斯大林——与铁穆臻同志商榷》一文中说:“据不完全统计,解放战争时期苏联移交给我军的日军武器,至少包括30万支步枪和1000多门大炮,还有数以千计的掷弹筒和轻重机枪,以及大量日本制造的炮弹和子弹。苏联还向东北我军援助了数千辆苏式卡车,光在1947年就援助了我们1000辆卡车。”

  那么,苏联援助我军的“30万支步枪和1000多门大炮,还有数以千计的掷弹筒和轻重机枪,以及大量日本制造的炮弹和子弹”是否象铁穆臻同志说的并非很重要,以及日式武器是否性能落后,对改变敌强我弱的局面没有多大作用呢?

  笔者的回答是:日式武器在当时并不落后,苏联转交给我军的这一大批日军武器,对增强我军的力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为什么说日式武器在当年并不落后呢?因为日式武器最适合中国战场的实际情况!

  日军的武器设计是针对在亚洲战场作战,因此日军的武器普遍具有轻巧的特点。比如日本制造的75毫米山炮,重量较轻,既方便用骡马驮运,也容易拆解后用人力搬运,非常适合用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中国战场。而美国制造的M2A1式105毫米榴弹炮,虽然外表威风凛凛,射程远,威力大,但只能用汽车牵引,不适合在南方丘陵区和北方山区作战。当年国民党军整编74师在孟良崮山区作战时,配属给它的美式105榴弹炮营就留在了后方,没能在这种关键时候为整编74师提供火力支持。

  又如日军步兵普遍装备的38式步枪,是民国时代中国战场上最好的步枪。这种枪是根据东方人的体形特点设计的,使用6.5毫米口径的子弹,显著减少了射击的后坐力,有助于士兵在连续开火时保持更高的射击精度。该枪因其标志性的防尘罩设计而著称,这种设计不仅展现了日本当时军事装备设计的独特性,也展示了他们对实战环境的深刻考虑。防尘罩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步枪在恶劣天气和多尘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维护简易性。

  华东野战军的一位老侦察兵曾点评过当年的各式步枪,认为最好的是日军的38式步枪,打得又远又准。38式步枪因为枪身颀长,在射击的准确性方面优于其它步枪,在拼剌刀时也有显著的优势,成为擅长剌刀见红的我军战士的最爱。

  而国民党军队虽然装备有美式步枪,但这种步枪的重量较大,子弹后坐力强,并不适合中国人的体质。整编74师进攻山东解放区之前,已经把美式步枪换成了国产中正式步枪。中正式步枪虽然纸面上的设计数据不错,但由于国民党垃圾的兵工制造能力,生产的大部分中正式步枪质量低劣,尤其是射击精度远不如38式步枪。

  建国初期,我军曾讨论过从当时部队现役装备的众多万国牌枪械中,分别选定一款最适用的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作为步兵连队的标准制式枪械,进行仿制生产、统一装备部队。当时,我军的将领们一致建议步枪选用日军的38式,可见38式步枪受我军将士欢迎的程度。但抗美援朝战争后,苏联为我们提供了更先进的半自动步枪生产线,我军才统一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

  在八年抗战中,人民军队共缴获长短枪69万支,但由于日军作战的顽固性与疯狂性,我军要缴获到完好的38式步枪并不容易。当时,只有我军主力部队才装备有38式步枪,而且数量也不多,大部分还是老式的汉阳造步枪。而我军进入东北后,从苏军手中接收了30万支38式和其改进型99式步枪,这是多么一笔巨大的财富!东北我军首批成立的5个主力纵队,几乎清一色装备38式和99式步枪,武器之好是关内的我军部队无法相比的。

  当年美国援助国民党军的武器,虽然火力比日式武器要猛,但是它们消耗的弹药也多。如果国民党政权有发达的军事工业,或者有美国援助的无限量弹药,那么美式武器当然比日式武器好。但是国民党从不重视军工制造业,其兵工厂能生产的美式弹药有限。解放战争爆发后,美国假装保持“中立”,对国民党进行了10个月的“军事禁运”。这样,国民党军队的美式武器就面临弹药不足的问题。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虽然在关内接收了百万侵华日军的大批武器,但关内并没有日本人留下的重工业工厂,因此国民党很难在关内生产日式弹药。

  相反,由于东北有日本留下的重工业基础,我军到东北后从苏军手中接收了一批能生产日式弹药的军工厂,又接管了日军留下的大量军火仓库,因此日式弹药的供应是相当充足的,这就使东北我军使用日式武器不用担心弹药问题。

  辽沈战役前,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有一个美式105毫米榴弹炮团。但由于缺乏美式炮弹,该团未能参加辽沈战役。今天人们看到的一张我军炮轰锦州的照片,画面里有好几门美式105毫米的榴弹炮,其实这张照片是后来拍电影时补拍的。在辽沈战役中,我军是靠数量众多的日式山炮、野炮和榴弹炮,建立了对东北国民党军的火力优势。

  不光是东北野战军如此,华东野战军也有同样的问题。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也有一个美式105毫米榴弹炮团。在淮海战役中,该团只参加了第一和第二阶段的作战,而没有参加第三阶段的作战,原因也是美榴炮弹的缺乏。在淮海战役中,华东野战军也主要是靠日式火炮打垮当面之敌的。

  铁穆臻同志认为:“东北我军直接拿的关东军枪支顶多30万左右(关东军一共也就40万到50万支枪,算上他们损耗的、破坏的,我们能拿到30万都不错),大炮也顶多2000门左右(主要也是用在东北,别处都难以调过去),这些刚开始占我军装备的1/4都不到。就这点家底,和美国人大规模运输给国民党的物资、资金、武器相比,简直九牛一毛。转交到山东、华中之类的更少,明确记载也就2万支枪,也不够干什么的。”

  客观地说,当年从东北往山东等解放区运送的武器可能不是很多,但输送的日军炮弹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宿北战役前,山东野战军的参谋长陈士榘说,山东军区的炮弹是从东北运来的,数量充足。华东我军能打出宿北、鲁南、莱芫和孟良崮等大捷,离不开东北输送来的日军炮弹。后来,苏联支持我军在大连成立的“建新公司”,解决了制造日式75毫米山炮弹的问题。建新公司生产的几十万发日式山炮弹,为我军决胜淮海提供了火力上的保障。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苏联援助我军的几千辆卡车也起了很大作用,因为向前线运送物资特别是炮弹,离不开汽车这种重要的交通工具。火车能够长距离输送作战物资,但把物资从铁路终点站送到前线离不开汽车和大车。

  1947年3月,东北我军的炮兵战士们踏冰履雪,深入原日本关东军的要塞堡垒,寻找到了一批日军的大口径重炮,并送到后方的工厂里加以修复。这些重炮包括96式150毫米重榴弹炮,是二战中日军最先进的、威力最大的野战榴弹炮,采取机械化牵引方式。但是,由于当时没有牵引车可用,这些重炮未能参加当年6月的四平攻坚战(三战四平)。但是这年9月,苏联援助我军的1000辆卡车到了,大大地改善了我军的运输条件。

  1948年3月的四平解放战(四战四平),我军就有两个连的日式150毫米重榴弹炮参战,虽然尚不清楚是否用苏式卡车牵引,因为我军在作战中也缴获过美式卡车。但有苏联援助的大批苏式卡车,对我军向前线运送炮弹提供了便利。

  1948年10月1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门户义县发起总攻,东野炮兵纵队有5个连的150毫米重榴弹炮参战,对我军突破义县城垣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突破口打开后,我炮兵司令朱瑞为了观察这种重炮轰击城墙的效果,未等战斗结束就向突破口走去,结果途中不幸踏雷而光荣牺牲。

  据俄罗斯方面的档案,1947年7月14日斯大林作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签署了一项决议,要求各部和主管部门于1947年11月1日前向外贸部提供一批出口计划外的工业品、设备和原材料。这批准备提供给东北民主联军的物资包括汽车400辆、各种功率的电动机60台、军用整流器2000台、不同用途的电话机 3200台、军用电缆5万米、棉布1万米,以及电台、收发报机、药品和医疗设备等,其中大量物资是减少了苏联国内的供货计划而转为出口的。

  可见苏联在二战刚结束不久,国内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下,宁可减少国内的供应也要保证对东北我军的支援。

  1945年秋冬我军11万大军出关时,主要武器是步枪和手榴弹,以及少量的机枪和迫击炮。如果不是苏军向我们提供了几十万件日军武器,包括30万支步枪,1000多门大炮,数以千计的小炮和轻重机枪,我军要与蒋介石派往东北的30多万美械精锐部队作战,必然要遇到很大的困难。

  1948年11月我军大举入关作战时,东北野战军已经拥有雄师近百万,战马10万匹,不仅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在数量上和装备上也远远地超过了华北的敌军。

  当东北野战军先头部队到达河北冀东解放区时,这里曾经饱受日寇和国民党军队烧杀抢劫的老根据地人民,看到从关外开来的浩浩荡荡、川流不息的解放大军,是号称“三多”——炮多、车多、皮(皮帽、皮鞋)多,装备精良的强大的东北野战军,他们激动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数不清的群众冒着严寒,迎着风雪,举着火把站立在道路两旁,热烈欢迎风尘仆仆的东北人民子弟兵。他们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鸡蛋和红枣,一个劲地往解放军战士们的怀里塞。孩子们围着汽车和大炮又蹦又跳。

  在1949年2月2日的北平入城式中,北平人民目睹了东北野战军雄盛的军容。东野特种兵的96式150毫米榴弹炮,在刚刚参加完天津战役后,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北平入城式,这是当时中国境内威力最大的野战重炮。当北平青年学子们看到炮车上巨大的榴弹炮时,兴奋地纷纷跳上炮车,用粉笔在炮筒上书写“瞄准蒋介石——放!”

  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当然首先归功于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以及解放区广大军民的英勇努力,但苏联的援助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这是我们应该承认的事实。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朝鲜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东北解放战争期间,他们的工厂为我们制造了大量的黄色炸药。我们用这些炸药制造的爆破筒和炸药包,在城市攻坚战发挥了巨大的威力。1970年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时,曾专门到当年生产炸药的工厂表示感谢。这些兄弟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文/八一军旗红,本文为作者向红歌会网原创投稿。】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