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凌英:从莫粉现象所想到的

2024-06-03 2649 0
作者: 顾凌英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网上莫粉的“保莫言论”,使我感到有隔世之感。

  自从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虽然仍然在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的统治下,但是社会的思想,正面的主流一直是以鲁迅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对旧中国的无情批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文艺作品上,都是如此。直到1984年的春节晚会,我印象中,最后听到的还是冯巩的一个讽刺一些大酒店以“帝皇”、“富豪”作为自己店名的相声。

  我相信,这之后也许冯巩,而且不仅是冯巩,是碰了大款的钉子了吧?!因为从此之后,这种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艺作品就再也见不到踪影了。文艺界的风气自此开始了它根本性的转向。

  回忆1984年之前文艺界还是很有朝气的,人才也是辈出。陈佩斯与朱时茂;赵丽蓉与巩汉林是最突出的小品演员;他们的时代过去之后,人才和作品就都沉寂了,而那些就是文革留下来的最后遗产。

  虚无历史的《红高粱》代替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大桥下面》和《快乐的单身汉》。一个时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时代的电影中,根本看不到有党的领导。跪拜、磕头、新娘头盖红布头,纸钱漫天飞舞的出丧、......封建习俗回潮的镜头,开始充斥文艺“市场”,成为电影和电视作品中热门的常态。

  从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高度艺术和高度政治思想情节完美结合的艺术,一直倒退到群魔乱舞的摇滚舞、迪斯科,从此舞蹈越来越杂技化,成为完全不表现思想内容的肢体技术。有一次国家大剧院演舞剧《天鹅湖》,这是一个童话故事的芭蕾舞剧。我很高兴地带着5岁的外孙去看,想让他通过童话故事,欣赏芭蕾舞的艺术美。可是演出的《天鹅湖》只是几个舞蹈场景的片段,是纯芭蕾舞艺术的欣赏,完全没有思想和故事情节,儿童根本看不懂,也不会有兴趣,他就睡着了。这样的纯艺术,只能给艺术家们自己去欣赏。完全失去了艺术通过故事情节感染人,使大多数观众都能接受、欣赏而受到艺术感染和得到教育的主要功能;完全回落到肢体技术或纯艺术的、只有他们自己或少数人欣赏的象牙塔中去了。这就是改革开放以来舞蹈的发展方向,最后就只有走向“许家印舞蹈队”这样的为大老板们服务的行业。流行歌曲演唱工作者的道路也与此差不多。

  从中国现代史的三个历史阶段看,第一个时期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全国解放。不管是国统区还是解放区,都是党领导的进步、爱国文学艺术占主导地位。全国从小学到大学,唱的都是聂耳的《毕业歌》、《大路歌》、《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热门的文艺作品是鲁迅、茅盾、郭沫若、老舍、巴金的作品。也许只有日本占领区,才是汉奸文艺、靡靡之音充斥的世界吧。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是我国革命的文学艺术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优秀作品数都数不过来。无论是舞蹈、戏曲、歌剧、话剧、电影,小说、诗歌、革命歌曲从来没有像毛泽东时代这样繁荣,这样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毛主席的诗词《长征组歌》、《东方红》,电影《南征北战》、《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洪湖赤卫队》,......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可爱的中国》、《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日》、《苦菜花》、......只有1984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文艺领导大权旁落,整个文艺领域失去灵魂,看不到党的领导和文艺的主流在什么地方?这是中国历史上所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查看余下3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