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泛滥,黄河涨上天怎么办?

2024-06-30 3062 0
作者: 侯农、御寒 来源: 食物天地人

  一、“失血过多”:水资源过度开

  发,突破河流生态环境警戒线

  黄河是我国北方唯一横贯东西的巨川大河,是西北、华北的“生命之泉”。其天然径流量排在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之后,居第五位,仅为长江的6%,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量2%的有限水资源,培育了全国13%的粮食产量,保障了全国14%的GDP产值,养育了占全国12%人口的60多个大中城市、340个县。也因此,黄河日渐“消瘦”,维持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已近极限。

  根据《瞭望》新闻周刊2017年的报道,黄河流域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和消耗率已达86%和71%,远超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

  水资源过度开发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显著的影响。

  目前,黄河干支流水量与动力条件不足、流量均化【编者注:指黄河每年各个时段的流量平均化,汛期和非汛期的差别缩小】等水规律条件改变问题突出。人工干预下,黄河的实测径流量,已由上世纪的汛期占比60%改变为如今的非汛期占比60%,河湖空间维持需要的中常流量和造床流量大幅减少,并造成河湖环境自净流量缺乏、生态流量常态化打折的情况。

  流域超指标和超计划违规取用黄河水资源,已经成为黄河生态流量难以保证、损害流域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黄河中下游的二三级支流及部分一级支流,除主汛期外已常年断流,如果我们把黄河干支流比作人体的血管,实际就是目前许多毛细血管已呈干涸和坏死状态,“还水于河”已成为河流机体维持的最根本举措。

  从数据上看,1987年国务院批准了《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该方案分配基数采用的黄河天然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然而,最新的水资源调查显示,黄河天然径流量已不足500亿立方米。据预测,到2030年,黄河天然径流量还将减少20亿立方米。

  黄河为什么会缺水呢?《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获悉,据对气候变化趋势研究,多年来黄河流域降水量变化不大,但有三个人为因素成为黄河径流量减少的重要变量:

  一是生态改善,植被大面积恢复。

  对比20世纪70年代和2012年黄河主要产沙区林草梯田覆盖变化遥感图会发现,黄河中游广大地区,已被大片的绿色覆盖。目前黄河中游地区林草梯田覆盖率已由上个世纪70年代的20%,提高到54%,林草梯田综合覆盖率不足30%的面积已由上个世纪70年代的81%减少到3.5%。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等专家指出,植被恢复是黄河流域径流减少的重要原因。对黄河中游11个子流域研究发现,随着植被增加,蒸腾散发上升,大量可利用的呈液态、固态的水资源——蓝水被转化成以气态或分子态存在于大气和土壤中的绿水。与1980年至1999年相比,2000年至2013年蒸腾散发的绿水增加8.6%,径流减少幅度近20%。

查看余下8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