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打击高校失德者,风清气正才能教书育人

2024-07-25 381 0
作者: 明叔杂谈 来源: 明叔杂谈

图片

  (图片摄于北京通州大运河博物馆)

  1)前两天,中国人民大学果断出手,严厉处罚了猥亵自己女学生的失德教师。无独有偶,这两天,山东理工大学在接到网上有关举报后,同样“快刀斩乱麻”,严厉处罚了欺骗高中女生感情的失德教师。中国两所高校在面对网络公开举报时,迅速采取行动,查明事实,并依法、依规对失德者进行严厉处罚,受到了广大网民的拍手称赞。

  2)“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国,古往今来,教师职业都是高尚的,教师本身都是受人尊敬的。今天,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兢兢业业,恪守职业准则和个人道德标准,敬畏自己的职业,善待自己的学生,认认真真教书育人。但是,也有少数害群之马,要么利欲熏心,要么色胆包天,做出了有损师德的事情。对于这些极少数害群之马,中国社会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公众,都越来越呈现出绝不包庇、绝不姑息的态度。这是一件好事,只有严厉打击教师队伍中的失德者,才能捍卫教师职业的尊严,才能保护学生的切身利益,才能让不正之风远离校园。

  3)高校教师,尤其是一些教授、博导,在教育系统内和社会上均掌握有一定的资源,在招生、帮助学生成长、为学生推荐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顺利毕业等关键事项上,对学生切身利益有重大影响。少数高校教师中的害群之马,把自己手中的资源和影响力,当成利益交换、“寻租”、搞“隐形腐败”的筹码,甚至色胆包天,将魔爪伸向自己的学生,不仅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也触犯了法律的底线。对此类失德、违规和违法行为实施“零容忍”,非常有必要。

  4)多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并建立了相应的举报、督查和惩处机制。从过往案例看,对于严重违反师德、违纪违法的个人,教育主管部门都是绝对“零容忍”,该出手时就出手。对此,任何人都不要心存侥幸。不管一个教授、博导,他的学术成就有多大,他的社会地位有多高,他的职位和影响力如何,只要触犯了底线,他就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5)对于高校来说,基于时而发生的教授、博导“潜规则”自己学生的事件,要建立校园师风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对于教师队伍要加强警示教育、案例教育,让教师从踏入职业生涯的第一天起,就牢固树立起“绝对不能作恶、作恶必被惩处”的基本认知。

  6)同时,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校园内日常反性骚扰、反失德行为的举报和处理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这次处理失德教师的行动,之所以受到广大网民的称赞,关键就在于两所高校在接到有关举报后,绝不拖泥带水,迅速展开调查,一经查实,立即处罚,并向全社会公布。这让人们看到了两所高校绝不护短、绝不包庇、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教授、博导面前,学生是天然的弱势群体,他们一旦被“潜规则”,往往也因为种种原因不敢声张,害怕被打击报复。高校在打击极少数害群之马的陋习方面越坚决、越果断,就越能对潜在的失德者形成威慑,就越能为学生提供保护。

查看余下4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