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食肉糜”——谈谈有些砖家的“刺激消费”

2024-12-12 2932 7
作者: 孽无言 来源: 思无距公众号

  近些年,经常听到要怎么怎么刺激消费,搞得好像经济不好主要是因为老百姓不消费似的,感觉颇为荒谬,就似听到了“何不食肉糜”。

  话说是不是因为某些官员或专家,看到银行居民存款有147万亿,就以为普通老百姓很有钱似的。也不看看那些钱大多是集中在多少人的账户上,去掉那些富豪,90%以上的普通百姓名下有多少钱,要不然看看多少人能达到个人所得税的起征标准也行。

  当今是什么样的经济环境?在众多公司倒闭裁员,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普通百姓赚钱艰难,囊中羞涩,而基本生活又没社会保障兜底的情况下,没钱就没安全感,能谈何刺激消费?

  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使许多人丧失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陷入了窘迫之境。对于寻常百姓而言,挣钱变得极为艰难。

  而每月的生活开销、房贷、车贷等压力却如影随形,许多人的心中满是对未来的忧虑与不安。甚至近来已不时看到新闻有不堪重负的人轻生走向极端,在此种情形下,本就没啥存款的人又怎敢去进行消费呢?

  当收入减少,甚至已没有收入,或对未来有担忧时,人们自然不得不开始精心筹划,缩减不必要的开支。曾经或许会随意购置的新衣服、新鞋子,如今都需再三斟酌;外出就餐的次数自然也大幅降低。因为必须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

  在这样的状况下,真不知那些提出刺激消费的口号的砖家是咋喊得出口。

  当人们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感到忧虑时,正常的人又怎敢大手大脚的花那些不必要花的钱。老子有钱的话还用得着你来刺激,还不买两杯豆浆,喝一杯倒一杯,而不是在网上买点东西还要辛辛苦苦的凑满减。

  还有,刺激消费口号喊得挺响,但却没见啥诚意,比如直接发点钱啥的,所谓的刺激消费政策常常是提供啥消费券、打折促销等方面。这些措施,对于略有余钱确有所需想买的人是能省几两碎银,但对于真正面临经济困境的人来说,有啥意义?何况,消费券基本还是满减券,并且还得是在特定的商家处使用;打折促销也没真的便宜多少,对于那些没有购买能力的人而言,依旧是可望而不可及;对于真正有钱的人来说,却大多也不在意于这点折扣。

  与其将精力放在喊口号刺激消费之上,不如多关心关心怎么提升就业、增加百姓收入方面。当老百姓能够赚到钱,有稳定的收入,不用刺激自然也会去消费,谁不想吃好的,穿好的,生活过得好点。

  当老百姓有了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口袋中有余钱,自然就会去进行消费。谁有钱不想过更加美好的生活,那时不用你来刺激也会买买买,自然也就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所以,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刺激消费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消费是赚钱后的行为结果,而不是手段,如何提高就业、增加百姓收入,让老百姓真正有钱可花,有安全感去进行消费才是更为关键的问题。

   【转自人境网,来源思无距公众号,修订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不喊扩大就业,偏瞎喊刺激消费
0条回复
不光是某些官员或专家“何不食肉糜”,殿堂之上“何不食肉糜”的大有人在啊!
0条回复
刺激消费是典型的资本利得为准则的市场逻辑,绝大部分老百姓的钱都给了医院,教育,房子,哪还有余钱去消费?当然了,中国有自由消费能力的还是很多的,估计有两亿左右,比日本韩国的人加起来还多,比西欧强国的总人口加起来还多,相当于美国三分之二的人口,但中国有14亿的人口。市场逻辑的本质是12亿人供养了那两亿人。就像疫情期间,全国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困难,但排名前二十的富豪资产却暴增将近一倍。就像很多人说的,中国还是很有钱的,只不过钱既不在国库里也不在大多数老百姓家里而已。
0条回复
天天在喊无钱,我身边的人买房的买房,换车的换车,我倒是过得紧巴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0条回复
几亿辆车,难道也都是那几个富人的?
0条回复
这个社会都是些精神病患者沐猴而冠的昏说乱话,正常人甚至连话语权都没有,世风日下啊!
0条回复
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