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低工资上涨,跟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前言:给谁涨了?没看到呀?
近日,国家人社部发布了最新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共有19个省份的第1档次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100元及以上,其中上海以2690元领先。
江苏省、浙江省第1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490元,并列第二;北京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420元。
然而,广西、贵州和青海等地的最低工资低于2000元,分别为1990元、1890元和1880元。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如下图:
依情况不同,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可分为1到4个档次。
大约过半数的省份在第2档次后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也低于2000元。
除了月最低工资标准,这份报告也公布了最低时薪标准。
以第1档次为例,北京以26.4元最高,天津的24.4元紧接在后,上海、江苏与浙江则以24元并列第三;排行倒数的黑龙江、海南、贵州、青海均未满20元。
那么,最低工资标准,对老百姓有影响吗?具体有什么影响?
一、对打工人具体待遇的影响
01,试用期工资:根据相关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因此,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按最低工资标准领取的试用期工资也会相应提高,保障了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基本收入。
02,加班费:加班费的计算通常以劳动者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为基数,而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会使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也相应增加,从而增加劳动者因加班而获得的报酬。
03,社保缴纳基数:企业在计算员工社保缴纳基数时,会参照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后,社保缴纳基数也会相应上调,这意味着劳动者在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方面的保障水平会得到提升,增强了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
04,失业保险金:我国大部分地区规定,失业保险金标准为最低工资标准的90%。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失业保险金也会跟着调整。
例如,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带动下,自2024年12月1日起,内蒙古的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标准增加261元;自2024年1月1日起,杭州失业保险金标准从原来的2052元/月提高至2241元/月,苏州市失业保险金最高标准从2280元/月提高到2490元/月。
05,病假工资: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的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会使病假工资的最低保障水平也相应提升,保障了劳动者在生病期间的基本生活。
二、对特定群体打工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