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杰:中美两国岂能殊途同归于此?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被记者问及当选后首先出访哪个国家时给出了令人咋舌的回答:按惯例应先访问英国,但2016年沙特承诺他若先访沙特则沙特将购买四千五百亿美元的美国商品,所以他就先访沙特了,此次若沙特还想让自己先访沙特则沙特需按通胀速率加价。
一、特朗普式商人政客势利眼之超时空适用性
网友“国际视界”称:“特朗普这种做法虽看似势利眼,但也在情理之中。在国际政治中,经济利益往往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如同古代的纵横家,各国君主在外交决策上都会权衡利弊得失而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网友“外交原则”称:“特朗普的行为实在是有损大国风范,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不应只建立在金钱交易的基础之上。外交是一种基于平等、尊重与互信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商场上的讨价还价。如果都以金钱来决定外交的先后顺序则国际秩序岂不乱套?”网友“时政达人”称:“根据特朗普的言论,他的外交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利益。但这种过于直白的利益考量有可能让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外交动机产生质疑,从而影响美国的国际形象与软实力。”特朗普此次在首访选择上的表态再一次暴露了其外交理念中的诸多弊端,尤其是将经济利益置于首位,以金钱的多寡来决定外交顺序则难免见利忘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个大国领导人理应秉持高尚的气节与原则,而非像商贾一般在外交舞台上斤斤计较。特朗普提出沙特若想让其优先访沙需按通胀速率加价,更是将外交关系商业化到了极致。这就好比在一场珍贵的友谊中突然提出要以市场物价波动为依据对友谊的价值重新评估,这是对国际社会外交惯例的公然挑战。从长远来看,特朗普这种利益至上的外交策略或许能在短期内为美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从国际格局的宏观视野审视却是在破坏国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特朗普这种过于势利眼的做法如同在社会和谐的画卷上涂抹了不协调的色彩。特朗普的此类言论还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警惕与反感,国家领导人具备远见卓识才有可能在国际社会德高望重。外交决策不应只着眼于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应从维护国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战略高度出发。特朗普此次在首访选择上的表态至少会令其“就任后二十四小时之内解决俄乌战争”的承诺爽约,尤其是其欧洲盟友有可能离心离德。
约瑟夫·艾本斯坦的《势利》一书描摹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势利眼行为,从政治、经济、教育、职业、消费、艺术、文化到饮食、穿着等方面讲述势利眼是怎么为人处世,尤其是总结了“谄上型势利眼”、“欺下型势利眼”与“反向势利眼”等形态的势利行为。作者对各种“社会名流”的势利行为分析得入木三分,比如当年尚未成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就是个大势利眼,喜欢夸耀自己钱多与娶俗气的女人。他强调,“势利眼必须时刻找到胜人一筹的感觉”;“势利眼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比较”;“势利眼的快乐在于被上位者高看一眼或与自己嫌弃的庸众拉开距离;势利的另一面表现在总是渴望比朋友或邻人略胜一筹”;“多数美国人宁愿年薪10万但别人年薪8.5万也不希望别人年薪20万但自己只有11万”……该书编辑认为,“势利眼就像细菌一样无处不在,无论豪门贵胄还是贩夫走卒,无论社会名流还是凡夫俗子,人人都摆脱不了骨子里的势利心理。”“势利也由希望与恐惧操纵”,《势利》一书详细描写了美国社会泛滥成灾的职业攀比心,矛头直指美国中产阶级在最近的半个世纪日渐严重的身份焦虑、职业声望、社会地位与收入水平的攀比让人身心俱疲,现代都市逐渐流行的禅修、冥想、心理咨询、儿童早教班、补习班风潮也折射了这种焦虑。该书译者马绍博表示,这幅景象从二十年前的美国到最近十年来的中国殊途同归。近年来“逃离北上广”的话题引起热议,从中不难看出崛起的中国中产阶级正在忍受的多重折磨,即一面是难以餍足的社会攀爬欲而另一面是对突然跌落到低一级生活境况的担忧,此外还时刻存在着确证个人的身份与地位的难填欲壑。尤其是特朗普在重返白宫之际扬言要让美国吞并加拿大、格陵兰岛与巴拿马运河,从而让自己的头像有朝一日也有可能在菲儿莫尔山巅与华盛顿、杰斐逊、林肯与罗斯福并列。但特朗普看重这三个地方显然是精心挑选的结果,尤其是鉴于古巴与墨西哥对美国的负面影响,就像《水浒传》里管林冲的差拨,特朗普的吃相再难看也不耽误他看人下菜碟。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