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杰:遵义会议、苟坝会议与民主集中制
纪念遵义会议召开九十周年之际,有多少人会联想到近两个月之后与此次会议息息相关的苟坝会议的历史意义,尤其是二者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一、遵义会议堪称我党践行民主集中制的典范
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不仅丢了中央根据地,党在其他绝大多数革命根据地与广大白区的工作,也同样由于“左”倾路线的统治而陷于失败。共产党员从三十万人减到四万人左右。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但湘江一战导致中央红军从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多人。红军与革命的出路在哪里?党中央有必要尽快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红军攻占遵义后暂时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获得长征以来难得的喘息之机后根据中央政治局多数成员与红军各军团首长的强烈意愿在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经验教训并讨论长征以来军事指挥上的问题。参加会议的,除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外,还有一部分红军总部与各军团的首长。当时的中央主要负责人博古首先在会议上作主报告,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归于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力量的强大,白区地下党与各个革命根据地配合不够,瓦解敌军工作做得差,游击战争开展的不够……总之,不肯承认主要是因为他与共产国际顾问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错误造成的。随后,周恩来做了关于军事问题的报告,既指出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上战略战术的错误,也主动承担了责任,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我们之所以没有取胜,有各种客观原因,不容否认。但军事上,我们犯了错误。”两个报告之后是自由讨论发言。张闻天率先表示了不同意博古报告的意见,他在与毛泽东、王稼祥多次讨论的基础上撰写了详细的发言提纲,着重分析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战略与战术上的错误,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毛泽东接着系统地批判“左”倾教条主义的军事路线是“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与“退却中的逃跑主义”,他点名批评了李德只知道纸上谈兵,不考虑战士要走路,也要吃饭,还要睡觉,也不问走的是山路、平原还是河道,等等。毛泽东的发言论据充分观点鲜明而得到了政治局多数成员的赞同,更在参会的红军将领中引起了强烈共鸣,朱德、聂荣臻、彭德怀、刘伯承等相继发言,表达对毛泽东意见的认同。博古的追随者在会上纷纷回怼毛泽东的意见,尤其是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九军团中央代表凯丰就在会上批评毛泽东:你就是照着《三国演义》与《孙子兵法》打仗的。毛泽东反驳道:“打仗之事,敌我形势那么紧张,怎能照书本去打!”会上所有与会者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严肃的批评,但没有以势压人;有观点的交锋,但没有人身攻击;有最后的决议,但允许保留意见。会后不久陈云撰写的《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手稿,对遵义会议讨论的概况作了简要概括:“扩大会中恩来同志及其他同志完全同意洛甫及毛王的提纲与意见,博古同志没有完全彻底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凯丰同志不同意毛张王的意见,A同志(李德)完全坚决的不同意对他的批评。”遵义会议最后做出了四个重要决定:一是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二是指定洛甫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三是常委中适当的分工;四是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周恩来、朱德为军事指挥者,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