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要树立打赢“新冷战”的坚定信心
如果针对中国的一场“新冷战”终究不可避免的话,中国能够取得胜利打赢霸权集团吗?
一些人对此没有什么信心,他们坚定地宣告,“新冷战”没有赢家,只有输家。
显然,这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重大战略论断,“新冷战”既然没有赢家只有输家,那么中国也不例外,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新冷战”的大输家了。
在这样的语境逻辑下,已经完全排除中国赢得“新冷战”胜利的任何可能性与可行性。因此,对于这些中国人而言,对于“新冷战”,他们是真的不想打、不愿打、害怕打,其出发点是“害怕”,落脚点则是“不打”,这就是当代中国相当一些人的战略路线。
但是,如果偏偏怕啥来啥,霸权国家执意要将一场“新冷战”强加给中国,那可怎么办呢?
对此,上述那些因为害怕而不想打、不敢打“新冷战”的人,把希望寄托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寄希望于白宫当局迷途知返、幡然悔悟
有人认为,美国之所以把中国当做主要战略对手极力加以打压,给世人造成要打“新冷战”的强烈印象,源于对中国的误判、误读、误解,其实,他们也并不想打“新冷战”,只是因为各种“误”此导致今天这样的局面,因此,这些人相信,只要把美国对中国的各种误判、误读、误解解开,霸权统治者就能回归理性,就能以中美“巨大的共同利益和责任”为重,就能从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世界和平、安全与繁荣的大局出发,做出明智而正确的选择,同中国携手,共同走上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果如是,则中美“新冷战”就将如同天边的阴云一般,尽管看起来要带来一场暴风骤雨,但最终还是逐渐消散,中美关系就依然万丈阳光照耀你和我了。
二是寄希望于霸权集团有心无力、无能为力
上述那种寄希望于霸权当局理性、善良的思路显然太不靠谱,于是,一些人就开始转向了,他们把重心从霸权的主观意愿转移到客观现实上来,认为霸权想不想打“新冷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霸权能不能打成“新冷战”。他们从各方面招徕证据材料,力图加以证实,对于一场“新冷战”,霸权国家已经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什么中美经贸联系密切,美国离不开中国,无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做不到同中国“脱钩”;全球事务中许多大事需要同中国合作;霸权的盟友不会相应配合;美国已经走下坡路,无力承担“新冷战”,等等。总之,他们把当今的美国估计得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衰落得不行,已经患上了严重的软骨症,因此对于“新冷战”,当然也就有心无力、无能为力了,这样一来,中国自然就可高枕无忧、安然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