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做好准备打赢更严峻的中美经济战争
今后美国还会对中国再打经济战争吗?
许多人乐观地认为,此前对中国发动的经贸战已经铩羽而归,对俄罗斯所发动的经济闪电战也未达到预期,美国所发动的两场经济战都已明显受挫,如此教训之下,白宫当局今后就不大可能对中国再打经济战争了,或者即便还有这样的企图与冲动,也将是有心无力了。
建立在这样估计和预判的基础上,一些中国人对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西方集团密集出台的各种对华经济围堵打压举措不屑一顾,抱着相当轻蔑的态度。他们正津津乐道地挖掘与列举中美“密集互动”所“释放”出来的各种向好信号。
笔者以为,如此这般预判霸权当局的未来取向,可能要失之于轻率,对中美经济战争如此这般掉以轻心,恐怕更加要不得。
首先,必须强调,打赢经济战争,是俄罗斯得以推进特别军事行动不可或缺的前提
决心历来要靠力量来支撑,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勇敢的行动往往要蜕变成莽撞的冒进。从眼下俄乌战争的具体事例可以看到,俄罗斯捍卫自己战略利益的决心无可置疑,但俄罗斯是否有这份能力却大成问题。在普京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在以美国为首西方集团的战略威慑下,普京不敢轻举妄动诉诸武力,不说军事战略实力怎样,仅仅经济上就受不了可能的制裁与打击,人们曾普遍认为,俄罗斯经济承受不起一场大规模硝烟,更支撑不起同西方的经济战争。
但实际结果却令人震惊。迄今为止,俄罗斯表现出强悍的能力,不但顶住了西方集团的经济与金融闪电战与绞杀战,而且还顶住了乌克兰战争旷日持久的消耗,并且在贸易及能源战斗方面还获得明显的优势,其经济体系的韧性与强度令人刮目相看。当然,现在就断言俄罗斯已经取得对美西方经济战争的胜利还言之尚早,但指望俄罗斯无力支撑战争带来的经济负担、首先出现一场经济大衰败,则根本没有可能性。以目前的情形计,在经济上,俄罗斯完全有能力把普京所宣布的特别军事行动进行到底。
这样的事实充分说明,经济上的强弱远非经济学家们所能描述阐释,战争所需要的经济能力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战略大国必须打造这种类型的经济,这才是真正强大的经济;没有这样强大的经济为后盾,战争无法长期持久地打下去,同美西方的对抗也无法进行下去。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足够的物质储备与生产能力是应对大规模战略性事件不可或缺的前提,战略对抗必须首先赢得经济上的胜利。
其次,霸权集团今后还将在更高层次上把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这是他们争霸世界的基本手段
在同俄罗斯较量中,霸权集团已经赤裸裸地将经济关系政治化、工具化和武器化了,这样的事实粉碎了许多人一直以来到处灌输的经济神话,让一切所谓“经济与政治两码事”的陈词滥调归于破产,进而在战略上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与思路,经济关系必须服从和服务政治需要的属性与功能,就此昭然若揭、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