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细雨:关于司马南被禁言
最近,围绕司马南发生了两个比较大的新闻热点,一个是司马南在美国十多年前买了一套房子被曝光成为舆论一大热点;另一个热点是从8月20号司马南在微博、今日头条、B站等几个大的平台被禁言了。
给出的理由都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其实这两个热点也是相互联系的。
司马南的粉丝量从目前来看,至少有4000万。在微博的粉丝就有2203.7万,在头条的粉丝有1031万,其他一些大的平台也都在几百万。
四千多万的粉丝是个什么概念呢?这样说吧,人民日报可以说是我国发行量最大的一张报纸,据资料显示,2022年每日发行量约为300到400万份,在全世界各大传统媒体中体发行量占第四名。
这就是说司马南自媒体的粉丝量,接近人民日报发行量的10倍。
也就是说,司马南每天发的视频和文章在他的粉丝当中,如果有1/10的人看,就能达到人民日报发行量的数。
可见,司马南的自媒体影响之大、之广略见一般。
所以说司马南的自媒体被禁言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新闻”。
但是这里有两个奇怪的现象。
一是竟然没有上热搜。
二是主流媒体几乎没有报道,现在对这件事报道最多的大都是非官方网站和自媒体。
根据本人掌握的有关情况,对这一次司马南被有关平台禁言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下推测判断。
第一个问题,司马南因何被禁言?
大多数网友认为司马南之所以被部分平台禁言的主要原因,也是直接导火索是他昨天晚上发了一个视频,这个视频的名字就叫《司马南向公安部、中国网信办实名举报:联想花钱操控舆论》,这个视频呢,还被司马南置顶了。我同意网友们的这个判断。
司马南发的这个视频昨天晚上我就看到了,现在还能看,并没有下架。当时我就有一种“替他捏一把汗的感觉。”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平常所说的举报,主要是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向有关部门,即信访部门,或行政、司法部门,或直接给某领导写信、打电话或去当面陈述等。
第二种方式呢,就是公开在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上揭露某人和某单位的问题。这种举报方式相对第一种来说力度更大、影响面也大、举报人的风险也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种公开曝光举报方法有以下特点:
一是给有关调查部门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职能部门就面临着履行职责,给大众一个交代的压力。
二是因为你是公开曝光,这样给被举报单位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压力。
三是举报人本人也冒着巨大的风险。如果你的证据不确凿或者不真实,举报人就面临着被反诉诬告的风险,从而要承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