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政治与商品经济关系初探
我在今年5月份写的《中国式现代化开启历史新征程》中提到了“士大夫官僚统制和商品经济腐蚀、瓦解交相作用”。虽然对于官僚地主集团和商品经济的关系作了一些分析,但限于篇幅,所做的分析还是比较笼统、概括的。其实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所见的论文也大多是从官僚腐败、商品经济对封建经济的影响等方面有所涉及。本文限于篇幅也只能做一些初步的探讨,如果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就非常好了。
官僚政治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有不同的层面和侧面,这里只能就两者的相互关系做初步的探讨。本文既然探讨官僚政治与商品经济的一般关系就不仅限于中国,对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也会提及,但肯定以中国为主。同样因为这个原因,“士大夫官僚统制”也就换成了“官僚政治”这样的表述。
一、商品经济与官僚政治都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汪波、赵丹发表在2010年第9期《兰州学刊》上的《中国“超稳定”专制官僚政治的历史基因探析》中人为,西欧专制官僚政治大致限于15世纪至18世纪。这也是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观点。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专制官僚政治”是与此前的封建领主贵族政治和此后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相对而言的。在资产阶级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以后,正如马克思曾提到的那样,即使是像英美这样的国家,随着资产阶级反动性的充分表露,尤其是镇压工人运动和人民的需要,包括英美在内的资产阶级专政国家同样有着庞大的官僚队伍,他们的政治固然和此前的封建领主贵族政治以及作为过渡阶段的“专制官僚政治”不同,但同样属于“官僚政治”。这一点是此前许多学者没有或者不愿论及的,需要特别加以强调。
中国的官僚政治一般认为出现于秦统一全国后,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其实,在春秋战国时代尤其是战国中后期,随着“客卿”的数量不断增多和地位不断提升,在秦国这样的国家已经开始摆脱封建领主贵族政治,具有了官僚政治的特征。
商品交换乃至雇工都有着很长的历史。但是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发达在欧洲是和资本主义的兴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欧的官僚政治就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已经初步改变了经济基础的情况下,作为上层建筑的反映 而出现的。官僚政治和商品经济两者具有高度的重合性。
中国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中国没有经历过也不会经历欧美那种典型的资本主义。无论是以统一全国的秦王朝,还是此前的战国中后期作为起点,中国官僚政治都远早于西欧。这就使得中国官僚政治虽然和繁荣、发达的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关联,却不能看做从封建领主贵族政治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过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