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男:青楼女子、明妓、暗娼与倒贴之小考
青楼女子、明妓、暗娼与倒贴,我将其归类于历史的怪相。浮皮潦草地看了一下,大概其是伴生于封建社会,也可能历史更为久远一些。
青楼女子是些什么样的人?没见过。现在,一见可知的青楼,也早已不见踪影。偶有什么“红楼”、什么某大的第多少层,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一般,悠忽而去。在一定程度上,青楼又恢复了它本来的指向性:大人们的住宅或官府。但我以为,即便如此,浅简了解一下,也不是毫无意义。仅从考据的角度,人们也应该注意,避免把青楼女子与明妓和暗娼们完全混于一类。包括“倒贴”。
青楼女子大多有些才艺,比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笛管笙箫、轻歌曼舞等,基本不是单一技艺人员。她们比较善于察言观色,且通情达理。如套用相声的说法,是“学”。出名的,不过是在有些方面下了深工夫,学得早,有师傅,可以算是“坐科”。且在“学”的过程中,在某一技艺上,培养出了专属于自己的“味”。而这种有别于他人的,艺术性的“味”,受到部分人的青睐和捧场。因而名声鹊起于一时。
这种人,一般是卖艺不卖身的,且年龄越是稍大,艺术“味”越浓。名头敞亮于青楼和历史的时间,相对较长。其中亦不乏识大体,明大义,眼光独到,心思缜密,情深意重之人。比如杜十娘,梁红玉,柳如是,小凤仙等。
明妓就是娼妓。长期供职于一望便知的妓院。“娼妓”的本意是女乐。女乐主要并不提供性服务,而是以艺术表演为己任,大致相当于官办的歌舞团。后来逐渐分化异化,妓女只卖艺,娼女则长期陪伴在男人床笫[zǐ]间。但也仍然不是一定卖身。
明码明价,且只以卖身为实操的,是底层的堂子。业者基本上是沦落于社会底层的贫苦人家的女子。生活所迫,或被逼,或自愿。单纯以皮肉为资本,一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好技艺,最多是贪心大。接待的人也层次不高。还要受到层层盘剥,往往忙活一溜够,手里依然没有几个钱。
倘若是在什么“院”什么“楼”里营业的,那就不一样了。一是有专门的保护,二是客人身份也高大一些。业者有机会就地起价,客人的脸面也就有了,往往会随手洒出大把的银子。当然也有起身就走的,那或者是请客的人在背后悄悄结账,或者是官家的身份,地位比什么“院”什么“楼”的背景大,没人敢提结账的事。院楼里的人还要恭恭敬敬地礼送。嘴里还巴结地絮叨着,大官人,您可一定要常来哟!
妓院的娼妓身份地位明显低于青楼女子。相近的地方是,她们也受控于老板和老鸨子,虽然有固定的经营场所,虽然看着花枝招展,绫罗绸缎,钏金钗玉,荡醉欲成,有吃有喝,但卖身所得,往往会被搜刮一空。与堂子里的从业者相比,效益好不到哪里去。想积攒点私房钱,也不容易,甚至有一定风险。时不时就会被老鸨子们反了腐败。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