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生产创造财富论”

2025-03-07 161 0
作者: 阿华 来源: 红歌会网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孙立平:财富是哪来的?究竟谁养活谁?》(简称“孙文”,全文附后),这篇文章认为,人类过去是劳动创造财富,但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主要是生产的组织者(企业老板)、资本及市场创造了财富。

  孙立平在这篇文章中说:“在人类的最初始阶段上,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因素。”但“从人类文明诞生一直到二三百年前这一漫长的时间里,财富增长的水平停滞了几千年。”“社会中财富的大量增加,其实就是最近二三百年的事情。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就是从劳动到生产的转变。”

  孙文说:“生产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有组织的劳动。在此之前的劳动,基本是个体性的(像修长城这样军事工程性劳动除外),不但是个体性的,而且劳动的成果就是用来自己消费。而生产则不同,生产不是简单的劳动,生产是一个体系。而其基础就是分工与合作。分工与合作提高了效率,换句话来说,提高了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而且提高的不是一点点。” 但用生产的方式重新组织劳动,“需要的条件是两个。首先,是生产活动的组织管理者及场所与机构。这就是老板和工厂或企业。而支撑老板和企业的,就是资本。没有资本,就没有老板和企业。其次,是交易、市场和商人。工厂中的原材料、工具和机器以及劳动力哪里来?来自市场中的交易。大量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可能完全自己用,也需要到市场中出售。这都是财富创造不可缺少的环节。用今天的话来说,企业与市场搭建了财富创造的新平台。”

  孙文又说:“当劳动转换成生产之后,创造财富的因素变了。在此之前,劳动在当中的作用是最突出的,但在劳动变成了生产之后,事情不一样了。这是需要与生产活动有关的种种因素。至少说,这时候出现了老板和企业,商人和市场。这也为其他因素介入财富创造过程提供了可能。”

  孙立平的以上说法,可称之为“生产创造财富论”。我认为,孙立平的这个“生产创造财富论”是非常荒谬的。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资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或变现离不开劳动。

  孙立平说,用生产的方式组织劳动,需要有生产活动的组织管理者(老板)及场所与机构(工厂或企业),而支撑老板和企业的就是资本。言下之意就是:没有资本就无法组织生产。他的这一看法貌似有理,其实是荒谬的。荒谬之一就在于:资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或变现离不开劳动。

  钱及任何东西在成为资本之前,不会自然增值,只有在老板(资本家)把钱及其他东西作为资本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才可能增值和变现。例如,一个人把100万元钱放在家里,这些钱会自动增值吗?显然不会,在现代社会,只会贬值而不会增值。只有把这些钱当做资本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才可能增值。而科学技术等知识产权也只有当作资本去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才可能变成财富。

查看余下7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