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力量——写在李大钊牺牲94周年之际

2021-04-28 1920 0
作者: 记者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题:理想的力量——写在李大钊牺牲94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李斌、魏梦佳、邰思聪

  94年前的4月28日,北平,在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后,一个年轻生命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

  94年来,他的名字,始终在神州大地闪耀,被无数人所怀念……

  这是李大钊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他,就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李大钊牺牲日即将到来的日子里,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缅怀、纪念这位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今天,李大钊同志为之奋斗的理想早已变成现实”——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

  穿越时空回望,是什么力量,让年仅38岁的李大钊视死如归?他“为之奋斗的理想”是什么?理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带着一系列问题,新华社记者就此进行探访……

  重温播火者初心

  “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主创团队走进北大活动中,剧中陈独秀扮演者于和伟(前左)、李大钊扮演者张桐(前右)与北大学生同台演出(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4月20日,电视剧《觉醒年代》主创团队走进燕园,身着长衫的“李大钊”“陈独秀”,带领北大学子们庄严宣誓……

  一句话,道出中国共产党人穿越百年时空的不变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的李大钊故居(2019年4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就是李大钊故居。

  “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钊在这里度过了近四年时光。

  参观者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的李大钊故居参观(2019年4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居住期间,是李大钊文章的高产期,基本上每9天就写出一篇文章。”李大钊纪念馆管理处主任刘洋说。

  “为‘达到建立一个恢复民族自主、保护民众利益、发达国家产业之国家之目的’,李大钊以大无畏精神投入到国民革命的实践活动中。”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专家韦磊说。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

  他就义时的绞刑架,今天静静矗立在国家博物馆内,成为0001号文物。

  “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是什么,驱使李大钊英勇赴死?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