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华》报: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实践舞台
《红色中华》报漫画
《红色中华》报
《红色中华》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是在毛泽东悉心指导下创办的,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苏维埃政权、组织发动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中央苏区发行最多、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毛泽东新闻思想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舞台。
毛泽东亲自筹办《红色中华》报
毛泽东认为,不仅要打破敌人军事“围剿”,还要突破新闻封锁,打破敌人文化“围剿”。在第一、二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毛泽东、朱德利用缴获敌军的电台和投诚的无线电技术人员,创建了无线电通讯部队,并同步筹办新闻通讯社。1931年11月,红色中华社(简称红中社)宣告诞生。红中社以编辑出版《红色中华》报为主,兼作通讯社业务,报、社合一,后设新闻台,收集国内外电讯,编印参考消息,向全国播发无线电明码新闻。
毛泽东挑选了周以栗、王观澜等精干力量组成编辑队伍,明确了办报宗旨和任务,把《红色中华》报作为苏区文化事业的名片来打造。《红色中华》报在1931年12月11日创刊后,由项英具体分管。毛泽东一直密切关注报纸发展,工作间隙经常到访红中社,指导办报工作。《红色中华》报积极宣传政权建设,服务革命战争,出色完成了党和政府赋予的任务。毛泽东在“二苏大”报告中充分肯定了办报成绩:中央苏区现在已有大小报纸三十四种,其中如《红色中华》从三千份增至四万份,证明群众的文化水平迅速提高了。1936年12月8日,毛泽东亲自题写报头,书法雄健有力、豪迈洒脱,成为《红色中华》报的品牌标志。
毛泽东是《红色中华》报的重要撰稿人
毛泽东积极为《红色中华》报提供了大量稿件,是中央苏区党政军主要领导人中供稿最多者。据统计,该报刊登毛泽东亲自撰写的文章或以毛泽东名义签发的政策文件约200篇左右。其中,以毛泽东名义签发或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人民委员会等名义发表的政策文件,共约172篇,包括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颁发的各种条例、训令、指令、指示、决议案及对重大问题发表的社论等,反映了红色政权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建设情况;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署名文章6篇,集中反映了他对战争动员、经济建设、查田运动和文化教育工作的调查和思考;毛泽东所作的会议讲话、报告、结论共约10篇,主要是他在重要会议的讲话和报告;毛泽东以接受记者采访的方式发表谈话6篇,内容包括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揭露国民党政府卖国行径等;毛泽东领衔联名发表书信3篇,主要内容是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的文章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调查严谨,内容翔实,思想深邃,一针见血,成为《红色中华》报革命的旗帜,引领了苏区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