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毛主席 ——纪念毛主席逝世45周年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烟云,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风雨,更臻醇厚。
今年9月9日是毛主席逝世45周年纪念日。
45年过去了,他的思想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世界,他创造的时代,至今铭刻在人民的记忆中!
“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成长。”这是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人,最引以为豪的一句话。
今天,人们怀念毛主席,不是怀念吃过的苦、受过的罪,而是难忘那个风清气正、劳动光荣、激情四溢、心情舒畅、身心愉快、无忧无虑、山清水秀的年代。
那是一个消灭了私有制社会的人民当家作主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消灭了“土匪”、铲除了“恶霸”、清除了“毒品”、关闭了“妓院”、禁止了“赌博”的新社会,荡涤了旧社会留下的一切污泥浊水的时代。虽然物质贫乏,生活也不富裕,日子过得清苦,但社会简单、人人平等,政治清正、风气清廉,亿万人民安居乐业,体现和凸显了中国人民的主人翁地位。
那是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的火红年代!人民没有“发财”的梦想,更没有“暴富”的幻想,建设国家、大干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共识和共同理想。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努力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一心为公、劳动光荣是中国人民高尚的品德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参加义务劳动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任务。
那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燃烧的岁月!“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我是一块砖,由党任意搬!哪里需要,哪里安!”学习英雄、尊崇楷模是勤劳朴实、善良无私、真诚奉献、吃苦耐劳的中国人民的崇高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
那时,党和政府把人民的一切基本上都安排好了。农村种田有工分(5——10分),城里工作有工资(学徒18元,转正30——50多元)。城乡居民生活几乎没有压力,家家户户都有三五个孩子,甚至更多。父母既不用担心孩子上学的事情,也不要考虑子女找工作的问题,没有上学、工作、住房、失业、看病等方面的烦恼和压力。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人民地位高,早已深入人心。
我的家乡绥德县,有两条河流环绕县城,宁静而温馨。冬季,天寒地冻,河面结冰之后,冰面可以漫步,也可以滑冰玩耍;夏天,骄阳似火,河里可以洗衣服,也可以游泳戏水。
县城外面都是耕地和农田,居民院落都种有枣树或其它树木,房前屋后空地上都有耕种,大多数家庭都在养鸡,也有喂猪、喂羊和养兔子的,但城里不许养狗(有持枪的民兵负责打狗,家庭允许有气枪和猎枪,商店有卖气枪、小口径枪及子弹)。居民口粮凭粮本供应,粗粮多、细粮少(白面、大米),肉类、布料等需要凭票购买,基本满足了生活需要。农村老家山清水秀,瓜果飘香,狗叫鸡鸣,犹如世外桃源。县城有生产资料公司、副食品公司、百货公司等地区所属八大公司,也有县办食品厂、糖厂、铁(锅)厂、建筑公司、搬运公司等国有或集体企业及自行车和钟表修理部。印象最深的还是废品收购门市部以及墨水、浆糊等城镇合作小厂,因为上小学时,经常拿墨水瓶、浆糊瓶和废铜、铝、铅及废铁等去卖钱。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