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兰考变“兰溪”,不忘毛主席
转瞬之间,毛泽东主席离开我们已经45年了。作为脱了贫的兰考,党的十八大以来变化天翻地覆,摘掉了贫困帽子的兰考百姓,除了发自内心的感谢党,感谢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对兰考人民的深切关怀,人民还时时不忘毛泽东主席在世时对兰考改变贫困面貌的亲切关注。
兰考人不会忘记,那是1952年10月29日,新中国刚刚成立两年,毛主席便风尘仆仆来到兰考。省市的负责接待的同志赶到兰考时,毛主席已经到了兰考农村的打谷场。省委领导向毛主席问好。毛主席正在和农民王廷选谈话。
毛主席问王廷选:“你家啥成份啊?”答曰:“贫农。”毛主席问:“村里有无地主富农啊?”王廷选答:“俺这地儿穷,没有地主,只有两家富农。中农和贫下中农19户”。
毛主席接着问:“那你这儿土改没有?”
王答:“改罢了。”毛主席问:“每亩收多少斤粮食?”
王回答:“也就百十斤。”毛主席问:“花生每亩能收多少?”王回答:“好的合两石,雨水不好,也就收一石多点。”
毛主席接下来问到关键问题:“那每亩缴多少公粮呢?”
王廷选如实回答:“一百斤缴十几斤。”毛主席指着旁边的白花花的盐碱地问:“这些没有几棵苗的盐碱地,一亩地也那样缴么?”
王廷选说:“这要看地质量啦,像这种盐碱地,要少点,可再少也得七八斤。”毛主席问:“这儿盐碱地可不少啊?”王答:“都是因为黄河啊,年年透水,透出来的都是清水。”毛主席说:“这怎么解释啊。”王廷选说:“这黄河啊,它是紧沙慢淤澄清碱,流的快了,能够把坏地变淤泥好地,庄稼长得好着呢。澄清的水出来,不是盐就是碱地,坏得很。”毛主席说:“看来得用黄河的长项,用它淤灌为百姓造福。”
王廷选答:“是啊,过去国民党时期,没人管这事,今天挖沟子,明天挖沟子,天天打仗,都是不管百姓死活,弄得黄河成了害河,这大部分盐碱地跟老蒋滥挖有关系。”
毛主席点头称赞他的话,说:“我们现在共产党当家了,我们要管住这条河,让它给咱百姓造福。”接着他说:“打公粮公不公?”王廷选说:“公,公,公着哩,人人一份,谁也特殊不了。”毛主席拍着王廷选的肩膀,哈哈笑了起来。
接着,打谷场上来了很多老百姓,争着来看上边来的大领导。主席跟群众不断打招呼。毛主席问;“你们这儿有没有粮食囤啊”。群众争着答:“俺这地方粮食收成薄,那点粮食还用不着囤。”正说着,不知谁家的二小子喊起来,“俺家堂屋挂的像就是他,对就是他。他是毛主席。”于是,大家禁不住喊起来了,“哎呀,是毛主席,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咱庄上了!”这么一喊,农家人都放下手里活,有的端着吃饭碗赶到了打谷场。毛主席说着笑着,从打谷场朝一户叫董宪德的农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