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我们家里人
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一个人能像毛泽东那样被56个民族的百姓共同爱戴,被56个民族的百姓共同敬仰。
尤其是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有着漫长的国境线,是中国地形地貌和气候最为复杂的省份。
在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26个民族,他们住着不同的房子,穿着不同的衣服,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节日、庆典、宗教、文化,是什么把他们凝聚在了一起?
“毛主席是我们家里人——云南26个民族人文情怀影像纪实”:
我们选取《毛主席是我们家里人》(摄影:孙大虹)这组照片来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45周年。
当看到一幅幅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照片时,我们忍不住数次落泪;当得知这次展览的照片全部出自一个人之手的时候,我们由衷的敬佩和感激。
先介绍下照片的作者叫孙大虹,孙大虹同志是位边疆地区的老公安。
他以“毛主席是我们家里人”为题进行照片拍摄,反映云南各民族的大团结,反映人民群众与毛主席的深情。
他通过近一年的早起摸黑、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走乡串户完成了这个题材。他给每一民族的每张照片都注上了拍摄时间、拍摄地点、人口结构、经济条件,拍摄背景或与毛主席的故事。
从照片可以看出,各民族群众对毛主席的敬重,对毛主席的敬仰已经深深的融入的各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毛主席真的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家里人”。
照片反映的少数民族对领袖毛主席崇敬的真实影像,是那个时代对伟人毛泽东的自然而朴素的情感,也使我们从这些瞬间定格的影像中,再次唤起我们人生中难以忘怀的记忆和曾经的寄托。
它显得是那样温暖、亲切、宁静、和谐,就像家里人一样自然存在。
愿我们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对过去的怀念和岁月的轨迹都能读懂、理解。
这不仅仅是一种历史记录,更是一次历史的穿越。
历史的长河流过苍茫的大地,奔腾成永恒的心潮,幻化成无言的心碑。
而承载这一切的朴素记忆,它之所以动人,在于记忆不仅是光阴的坐标,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印记。
让我们看一看各族群众都是怎么说的吧:
“开始我向机关同志打听回族地区哪里有挂毛主席像的?给我的回答是: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家里不会挂毛主席像。可我到寻甸就好几家。
户主保佑能家很有意思,墙上有沙特清真寺的大挂毯,墙台上仍放有毛主席的镀金铜塑像,电视机上还放有毛主席带红军帽的照片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语录牌。”
“我开始像基层同志了解的少数民族的相关情况时,他们都说傈僳族和景颇族信仰基督教,家里一般不会挂毛主席像。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