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毛主席,更呼唤千千万万个“毛泽东”


  毛主席离开我们整整45年了。

  青年读者曾经不止一次地询问笔者,“你为什么总是讲毛主席?”其实笔者只恨自己水平太低,“讲毛主席”讲得还远远不够,既不够广,也不够深。

  1995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图书的三位作者访谈了百位名人学者,把很多人研究毛主席的成果,通过交谈的方式反映了出来。书名取得再恰当不过——《说不尽的毛泽东》。

  为什么“说不尽”?

  毛主席就像一本读不完的大书。两百年的国际共运史,上百年的中国革命史,两千万先烈的流血牺牲,几万万劳动人民的浴血奋斗,经验和教训都凝聚在了“毛泽东思想”当中。对于当代一切追求进步的人们而言,毛泽东思想就是一笔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和宝贵遗产。

  毛主席就像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追求进步的人循着他的足迹、以他为榜样,奋力攀登;反动的人无力征服他,就只能一边在言语上污蔑他、矮化他,一边在行动上绕过他、甚至是背道而驰。

  千万不要对“阶级斗争”有什么误会,阶级斗争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对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的体现,不是无产阶级斗资产阶级,就是资产阶级斗无产阶级。现世的阶级斗争景象不自觉地交织成了一幅地图,而站在最高峰的毛主席就像那个最闪亮的地标,为追求进步而迷失在荆棘丛中的人们指引着道路。

  在后来人还没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出同等高度的伟业前,这样的“毛泽东”说得尽,说得完吗?

  作为上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人,笔者在以前的文章曾经讲述了自己“找到毛主席”的心路历程。笔者的很多同龄人、甚至是90后、00后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北大教授钱理群曾经说过,“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的,80年代以来的“精英”阶层一直致力于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似乎青年人只关心个人发财致富不问政治,市场经济的主体们便可高枕无忧了。

  然而,鱼儿怎么可能不问水质呢?

  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冈山;5月25日早上,毛主席送别全程陪同的张平化离开。就在张平化快要发车时,毛主席突然又转身、快步上前抓住他的手说道:

  “你没有忘记我在专列上的话吧?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所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呐!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

查看余下6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