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你从未见过的照片,见证了毛主席对工业强国的殷切期望
毛主席在武钢察看高炉炼钢。
毛主席的这张老照片,相信许多人没有见过。照片中,毛主席满头大汗,头发都被汗水打湿了,衣服也浸透了,贴在后背上,和他平日的形象大不一样。这是1958年毛主席参观武钢时,在一号炼钢炉前拍下的。
照片的拍摄者张其军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1958年9月15日,毛主席视察武钢一号高炉出铁后的第三天,又到武钢铁矿基地——大冶铁山视察,随后又到黄石大冶钢厂。毛主席从一位炼钢工人手中,接过一块蓝色的炼钢视镜走近炉前,认真观看,详细询问。我把这珍贵的瞬间拍了下来。
回来洗出后,觉得这张照片珍贵,但又觉得没有突出领袖的高大、光辉形象,似乎与伟人形象不符。所以一直未公开示人。
到了新世纪,我觉得这张照片不仅真实、现场感强,而且能够传达出主席对工业强国的殷切期望,于是把它“亮出来”了。
毛主席视察武钢一号高炉。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咱们国家能炼钢的企业只有19个,全年钢产量15.6万吨,仅仅占全世界钢产量的0.1%,而这时候美国钢产量是7074万吨,是我们国家的470倍还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武钢诞生了。第一炉钢水炼出来的时候,毛主席十分激动,特意赶去现场观看。
1958年9月12日晚,毛主席彻夜处理公务,到天亮时才睡,但不到中午,就电话邀请同住东湖宾馆的张治中、王任重到他的住处,说是要第四次游长江。
张、王立即同车前去,主席已站在门口等待。张一见就问:“主席昨晚没睡好吧?”主席说:“睡了四小时。”张关切地说:“不够吧?”主席说:“够了,很好了,我们走吧。”
大家乘车到长江大桥附近的一个码头。主席几天来都在这里下江游泳。这时沿江岸和在许多船只的甲板上站满了人。他们都以能见到毛主席为荣。主席一下车,他们热烈地欢呼、鼓掌、跳跃,直到主席上船离开江岸。主席和张治中站在船舷,主席频频向群众挥手。
由于预定的计划中还要视察武钢,所以毛主席只游了半个小时就上船,直驶蒋家墩码头上岸。在省市党政领导同志和武钢党委第一书记兼总经理李一清和副经理兼总工程师韩宁夫等陪同下,毛主席乘车直趋厂长办公室。先由韩宁夫作汇报。
韩还未开口,主席就间他的名字,并幽默地说:“你是俄国人吧?什么什么‘夫’的?”大家听后都笑了。主席无论到哪里,都给大家带来轻松和愉快。李一清介绍说:“他是总工程师,是主管业务的副经理,曾留学苏联一年多。”
韩宁夫详细汇报了武钢的基本情况和一号高炉的构造、产量、性能等,也谈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