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只有主席是不变的 | 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零二周年


  1

  主席是1920年“入党”的。

  1920年初,时年27岁的主席身处京城,忙于投身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张敬尧是皖系军阀,1918年3月就任湖南督军,主政期间作恶多端,祸湘乱民。

  主席在北京进行多达七次请愿活动,终获成功,张敬尧被赶出湖南。

  在领导驱张运动的过程中,年轻的主席一直在思考改造湖南和改造中国的问题。此时的他仍旧对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乃至无政府主义抱有很大的热情。

  他在《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中表达得很清楚:

  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做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无血革命’。

  但是后来在延安,已经过井冈山斗争和长征洗礼的他对斯诺坦言:

  在那个时候,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我对十九世纪的民主、乌托邦主义和旧式的自由主义,抱有一些模糊的热情。

  1934年开始历时两年的长征,其本质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由南向北的战略转移。

  在长征以前,张国焘的红四军和贺龙的红三军失去根据地,方志敏全军覆没,任弼时则因与贺龙汇合而幸运得救——这些失败的根源,都是由于同共运的基本方向产生冲突。

  也正因如此,在共产主义性质的万里长征中,必然会诞生一个马克思主义性质的红军领袖、中国革命领袖。

  这一点,在2021年新版《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叙述1935年遵义会议的意义时,对主席领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性质,有了新增的描写: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回到1920年。

  那年年中,主席来到上海,多次与陈独秀面见交谈、筹划建党。

  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他,那年春夏之交在上海与时年33岁的蒋介石缘不足分,未能碰触。

  那一年的蒋介石拜倒在了财阀头子黄金荣的膝下,而主席则完成了自己作为一个政治青年的身份跃升,以及作为一个革命人士的思维翻覆:在与何叔衡等人的共同活动下,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秘密成立。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