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毛泽东的战争与和平思想及其对我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探索


  原编者按:

  战争与和平问题是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当今世界局势诡异多变,如何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今年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重温毛主席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与实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世界局势,更好地遵循正确的战略策略。本文原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是笔者在“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稿。今天特刊发此文,以供读者阅读和学习。

  战争与和平问题是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同样是关系到人类社会中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制度的兴衰成败的大事,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战略、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乃至国家的安全、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苏联解体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易帜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一步步入低潮。我国作为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国际生存环境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毛泽东战争与和平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时候,重温这位伟人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及实践,有助于遵循正确的战略和策略,争取到一个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里,笔者仅就毛泽东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有关思想及实践作几点辨析、概述和不成熟的思考。

  (一)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

  前些年,国内外一些学者和国外有的政治家常说:“毛泽东曾断言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笔者认真查阅了力所能查的大量资料,但至今仍未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中看到上述说法有一条确切的佐证。而与此相反,毛泽东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有可能避免的论述却大量存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毛泽东即对战后国际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可以制止、和平可以争取的完全崭新的论断。此后,毛泽东又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了这一论断。

  1945年10月1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两个月零两天,毛泽东即在延安的干部会的报告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前途是光明的。这是总的趋势。”“是不是就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呢?不会的。”由此观之,毛泽东是不是世界上所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中最先作此判断的第一人呢?

  1946年4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到八个月,针对西方国家的“美苏必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的鼓噪和一些同志的惧怕心理,毛泽东又在延安挥笔写下《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就在这个文件的开头,毛泽东又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

查看余下9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