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一个党刊《共产党》创办的前前后后,毛泽东盛赞其“旗帜鲜明”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在建党伟业中起着发起组的作用。上海早期组织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刊《共产党》月刊,担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建党知识,统一建党思想的重要任务,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
吹响建党的号筒
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陈独秀与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在上海渔阳里2号发起成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它作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积极推动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等地的共产主义者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如何将分散在各地的早期组织从思想上、组织上统一起来,进而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摆在上海早期组织面前的重要问题。
在各地绝大多数早期党组织成员对建党常识都缺乏了解的情况下,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建党经验,为他们指明方向,使分散在各地的早期成员由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成组织上的统一,但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这一目的?陈独秀从列宁创办政治报刊指导建党的实践中获得启示。1900年底,列宁通过创办《星火报》把俄国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形成了一个拥护列宁路线的“星火派”,使俄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团体组成了统一的布尔什维克党。
◆《共产党》月刊创刊号。
办报刊一直是陈独秀用以推动革命的重要抓手,他决定创办一个宣传建党的刊物。当时,上海早期组织已把《新青年》改为自己的公开宣传刊物,为什么还要再办一个刊物呢?因《新青年》的办刊宗旨是宣传新文化,仍需保持“百家争鸣”的风格,发表各种政治倾向的文章,同时它是公开刊物,受到当局制约,通过它全面宣传建党言论是做不到的。所以需要创办一个秘密的、政治性更强的刊物,这样,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号筒的《共产党》月刊应运而生。
上海早期组织成员李达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又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陈独秀就委托他担任《共产党》月刊的主编。编辑部开始设在上海渔阳里2号,后又迁至上海辅德里625号李达夫妇住所(党的二大会址)的一个亭子间里。
上海党的早期组织在通知北京等地共产主义者创建早期组织后,作为建党指导刊物的《共产党》月刊于1920年11月7日,也就是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纪念日这天问世。创刊号特地发表《俄国共产政府成立三周年纪念》一文,指出1917年11月7日是为20世纪世界革命“开一个先例的那一天”,“就是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实现那一天”,月刊吹响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号筒。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