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我家要世世代代感谢并捍卫大救星毛爷爷
我为啥把毛主席叫毛爷爷?我父亲比我年长20岁是1922年生人,与毛岸英同龄。若论辈分我自然属于孙辈之人,故敬称老人家为爷爷的。
一、童年对八路军的感恩之心酿成红色种子
1942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公历是5月22日辰时我来到人间。1943年日本鬼子来了,父亲正当年,检查国兵没合格就成了“国兵漏”,被抓去当劳工到吉林省梨树县修飞机场,一连去了三年。小鬼子投降了,国民党又打内战,我父亲被抓了壮丁。他不甘心给国民党当炮灰打内战,从长春跑回家来。那时候我虽然还小,在炕上就觉得房后高粱地里“哗哗”响,之后就钻出个人来爬进窗户,原来是我父亲回家了。隐藏了不几天就给抓走投入海龙监狱里。
这个时候,我身下的男孩儿没站下,另有个妹妹还小,不懂事的我为了逗她玩,总猫在炕沿底下猛叮站起来趴在她身边逗她玩儿。我以为她在笑,其实她是在害怕,把她吓出毛病了,一直未能坐起来瘫吧了。冬天屋子的墙上都结满了霜,烧柴就是从地里抱回来的苞米稭子。因为没干透,加到灶坑里冒烟咕咚的老半天烧不开锅,煮顿饭可不容易了。有一天我妈抱着我坐着马爬犁去海龙监狱探视我父亲。之后父亲就被弄回长春国民党军队了。
1945年小鬼子投降时“快趟行”(霍乱病)爆发了,俺陶家摊上了,我太爷太奶和我爷爷奶奶等五口去世了。我们这一大家就分家另过了。
1947年冬村里搞土地改革了。农民会设在西边一里多地远的刘大房院里。会长姓庞,原来是给刘家扛活的雇工。刘家是富农,老辈兄弟四个。老大头不在了,老二头当过甲长,老三头种地,老四头比较老实。他们少辈一大些,日子过得很充裕,土改时被斗了,定为富农;但是人缘不错,只是被分了浮财和一些土地,当家人基本无恙。
土改工作组的负责人姓崔,麻脸,都叫他崔大麻子,瞅着挺恶,实际却很善良。我妈领着我去农民会领浮财,崔组长看小孩子挺招人稀罕,就掐着我脸蛋儿说:“这个小国民党崽子也有份儿!”于是俺娘俩领回一棒馬,即一匹母马和一个小马仔儿。还分得一垧地。但是把馬牵回家没场圈又没喂的,它娘俩到处爽掠邻家柴禾垛,没办法就送回去了。等我父亲在黑山被八路军俘虏了问他跟走不?他说家有老婆孩儿不跟了。一起被俘的堂叔家没孩子就同意跟走了,成了解放战士,转业后成了离休干部。我父亲没跟走,八路军发给他路费回家了。他未赶上土改没分着地,家里也没牲口,就带着一垧地给丁姓中农扛活,这一垧地的的收成归自己另外再给一石高粱。
1949年3月村里办初级小学,我和叔叔们一起上学了。校长是孙奇,教我们的老师是女的名隗福萃。还有个闫老师是当地的,麻脸,同学们背后叫他“盐豆子”。3月份还挺冷,我穿的是棉袍,课间围着砖搭的炉子听孙老师讲故事。冷丁闻到一股咕囔味儿,隗老师发现我的棉袍子被通风的炉眼儿烤着了。隗老师赶忙给我扑搂灭。她怕我回家挨骂就领我回家跟我妈说不怪我,是怪她没照顾好我。还说了一些好话,夸我聪明听话,招人稀罕。我吗听说她和孙老师自己做饭吃,青菜下来时就让我挎一大团筐土豆黄瓜茄子辣椒带学校去。上二年级时孙老师就调到区政府了,隗老师也离开了。我们二年级和四年级就搬到一里地东边张洪军下屋的两间房了。先后由李生金和石岫岩两位青年老师教,之后换成四十多岁的王德福老师教我们这个复式班。王老师讲四年A级课时我们也能听。王老师不擅唱歌,但是在大家要求下也唱了“革命的火越烧越红……”。他还教我们《大风吹散满天云》和《嘿啦啦嘿啦啦天空出彩霞》。课间大同学就玩打人球和撇天球,我们小的就玩弹琉琉球和“挤香油”(大伙徃一块挤,挤出去的就输了)。等升高小时就上一区中心校了,王老师也调中心校了。当时分速成班,把16岁以上的编成速成班以便让他们早毕业好参加工作。我们15岁以下的是正常班,由王老师当班主任教俩班算术。速成班由孟昭琏老师当班主任教俩班语文。因为王老师是我们的老老师,自然要比孟老师亲近的。但是我的一篇作文《我的朋友——语文》引起孟老师的好感,当成范文在两个班里范读后贴在我班的墙报上。孟老师还教我们图画课,我画了一只狗前腿支地坐着,舌头耷拉着纳凉。孟老师给了满分后贴在黑板左上角展示好几天。这样我对孟老师也有亲近感了。可是万万没想到在我报考初中时他却阻拦了我。因为招生简章规定12周岁至17周岁的可以报考。他班的多是超过17周岁的不能报考了,为了心里平衡就挑我们班不够年龄的我做靶子,不让我报考。王老师不吭声,我就跟孟老师解释说我是属马的,四月初八(后来知道是1942年5月22日)生日,报考时间是6月份已经过了四月初八,咋不满12周岁啊?无奈他放弃了对我的阻拦。校长张有新老师给我们讲过“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政治课,我们县还出现了吴凤岐办的曙光集体农庄,斯大林给了一台拖拉机。当时都向往苏联老大哥,说“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庄员们集体劳动过幸福生活”。在村里成立生产合作社的晚会上,父亲打发我去听会,大伙听完会议精神后都沉默了,我替父亲第一个报名参加合作社。乡亲们奇怪地看我就问我咋这么痛快报名了,我就说合作社比互助组好,人多力量大,种地打粮多。苏联办集体农庄了,咱们县有个曙光集体农庄,将来咱们这儿也要办集体农庄的。大伙一听连12岁的孩子都说好就都报名入社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