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理论,伟大的实践》——纪念毛泽东诞辰128周年(组图)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部分毛泽东及家庭
第二部分新民主主义
第三部分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
第四部分总评价
结束语
前 言
我在互联网上看到陈先义同志提倡要读一点毛主席的书。又看到许多年轻人都在读毛泽东著作。张文木撰写的《战略学札记》中说:每当面临新的历史难题,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想到毛泽东。20世纪40年代,周恩来同志曾向全党发出“学习毛泽东”的号召,他说:“毛主席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具体化在中国的土壤上,生长出来成为群众的力量,所以中国革命得到如此伟大的胜利。到今天,不仅中国共产党尊敬他,凡是得到革命胜利果实的人民,一定都会逐渐心悦诚服地相信他。”
事实上,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学习毛泽东”仍然是摆在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面前新的历史任务。新的历史任务需要更多政治成孰的领导人和国家公民。(《战略学扎记》第445页)在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大家都在学习党史。又会掀起一个读毛主席著作的高潮。现在全国党政军民都在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我希望我这篇文章对大家学习六中全会决议能有所帮助。
我在2004年到2008年系统的读了《毛泽东传》并用诗歌的形式写了学习心得,定名《感悟集》。我感到收获很大。《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以后我又想怎么样能把博大精深的毛泽东著作的重要理论和战略策略思想学到手,记到心上?学习没有捷径,但是有方法。那就是选读和通读。
根据我的体会先选读,它可能适应初读毛泽东书的人或者工作比较忙、年纪比较大,没有精力通读,只能选读。怎么选读?我在读毛泽东著作中摸索出一种学习方法。首先能记住毛泽东著作中那些关键性的理论问题,然后再慢慢顺着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学习。
我在学习中发现毛泽东著作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是以“三”字组合形成一些经典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句子。为什么用三字组成一个句子?我看到有的书中说“三”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中国人好多文化观念都是来源于三。
我又读《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中说,“三”天地人之道也。就是说“三”首先体现的是宇宙天地和人生社会的意思,上为天,下为地,中间挺立的是人,体现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和谐文化理论理念。老子的道德经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话,说明老子认为三是万物的基础和本源。中国的思想家更加推崇“三”的概念,他们的思想或座右铭,往往用三来表示。我明白了,毛主席有很多理论都是以“三”字组成句子的原因。
我在对某一个问题的学习体会时也用三来归纳。它能帮助我记忆。日久天长,记下几十条,整理出来,印好送给老同志提意见。很受他们欢迎,在不断修改后,印出一篇《光辉的理论,伟大的实践》也可以说是我的读书笔记。
我想以此为大家学习“搭个桥”。我还想要人读毛主席的书,又能读懂毛泽东思想,只有把他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结合起来学才能达到目的。所以我按照历史的进程进行整理。
读毛主席的书还要找好辅导员。有很多专家、学者他们读毛主席的书,写出的一些文章和书藉就是我们最好的辅导员。我们要多看一些这些方面的书,才能更好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为此,我还自己编了一本《红太阳永放光芒》的学习资料,把读的好文章编辑成册,一方面作为我的参考资料,另一方面也送给一些不能上网的老同志们看,他们非常欢迎,现在已经编了五本,共198篇文章。这也算是我学习的成果之一。
如果有时间还可以读一读国外学者写毛泽东的书。我曾读了[美]罗斯.特里尔撰写的《毛泽东传》,很有特点。我离休后按照习近平主席的指示,老有所为,老有所学,我己经九十三岁了,余生想做一个学习毛泽东,宣传毛泽东的宣传员。这就是我的愿望。
陈晋在《读毛泽东札记》中说:“从1976年至今,毛泽东逝世已经25年了。(现在是45年了。)在这期间,足足有一整代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离开了人世,同时也足足有一整代新人,伴随着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沐浴着变化多样的生动和价值观氛围成长起来,并且成为我们社会中的中坚分子。……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回望毛泽东,走进毛泽东,体味毛泽东,仿佛有一种依稀相隔的感觉,对于许多人来说,“毛泽东”三个字至少已经像一部读不完也未必都能够读懂的书。我这篇文章就是和大家一起读毛泽东,并作为汇报这些年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以此纪念毛泽东诞辰128周年!
第一部分 毛泽东及其家庭
一、毛泽东,字润之。毛泽东前面有两个哥哥都已经夭折了。他妈妈文七妹,为了保住毛泽东,让毛泽东认一块石头为他的干娘,他的乳名叫“石三伢子”。毛泽东后面又有两个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兄弟三人。其中毛泽民、毛泽覃和他们的堂妹毛泽建在革命战争中均以身殉国。毛泽东有三位夫人即,杨开慧、贺子珍、江青。杨开慧为毛泽东生了三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这三个儿子一位丢了、一位病故、一位在朝鲜战场上光荣牺牲。贺子珍和江青各生一个女儿现在还健在。可以说毛泽东一家满门忠烈。
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遭受酷刑。 她带着毛岸英坐牢,坚贞不屈,同年11月14日在长沙被杀害,年仅29岁。
二、毛泽东的学生时代及其读书生活。
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在韶山冲跟激进派李漱清老师半耕半读时,一天他向李潄清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说:“李先生,我看了一些小说和故事书,所有人物为什么都是,文官、武将、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过主人公?”……李漱清老师没想到,这个“小学生”,竟然能提出这样大的问题,而且有了这样深的见解。他不禁暗暗感到几分惊讶!少顷,他点头赞同说:“是的,润之,你的看法是很有道理的!”毛泽东表示,“我希望,在将来有一天能够专门写农夫和工匠的书。我甚至想,假如我长大以后能够写书的话,我一定要写农民的书,写受苦人的书。一定要把种田的,打铁的,挖煤的都写成英雄豪杰。”(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编《毛泽东人生纪实》凤凰出版社,第41页)
以后走出家门去湘乡求学。在走之前写了一张小纸条夹在父亲的账本里上面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表达了他志向。
他在湘乡小学读书的时候就看了很多书。这个洋学堂有许多地主家的子弟看不起穷山沟出来的毛泽东,毛泽东写了一首很霸气的诗歌:“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树底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以后又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在湖南读完师范。他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出国留过学。但他非常注意自学。早在1912年就写了一篇《商鞅徒木立信论》,1917年写的论文《心之力》杨昌济老师给打了105分。
1986年由(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共同撰写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三联书店出版)共有14篇文章,比较详细的介绍毛主席读书情况。出版单位在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毛泽东读书有几个特点,其一是博览群书,其二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读书。但他不唯书,他重视书本知识,也重视实际知识;既提倡读有字之书,又提倡读无字之书,历来反对死读书,死读书。毛主席知识渊博,可以说学富五车。
1919年,毛泽东在长沙。
1919年10月,毛泽东和父亲毛贻昌(左二)、伯父(左三)、弟弟毛泽覃在长沙合影。
三、毛泽东投身革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这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毛泽东在新军当了半年的兵。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政制度。但是失败了,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又要复辟帝制。这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我们看电视剧反映五四运动的《觉醒的年代》,突出了李大钊和陈独秀,对毛泽东一晃而过。当时毛泽东与蔡和森成立了新民学会,领导学生运动。以后发展为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连续发表三篇文章《民众的大联合》以支持五四运动。(见《早期革命文稿》要想详细了解毛泽东的少年可以读《毛泽东传》和《毛泽东人生纪实》。
四、毛泽东参与创立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毛泽东是湖南的党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从此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对建党和治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21年7月,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中共一大(油画)。
五、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是13个人中之一,开始从事党的领导工作,在中共三大上被选入中央执行委员会,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进入中央领导核心,这一年他刚好30岁,三十而立。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进行改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分工与周恩来负责军事工作;毛泽东早在1943年就已经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在中共第7至11次代表大会上均当选用中共中央主席。
六、毛泽东在国共统一战线中所做的贡献。1922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了“党内合作”的主张,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但仍保持共产党组织的独立性。1925年10月5日,国民党召开第111次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国民党政府主席建议邀毛泽东任代理宣传部长。会上没有不同意见,10月7日毛泽东到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就职。在这期间毛泽东作了三项重要工作。
(一)利用这一重要职务作了大量地宣传反帝、反军阀的工作。
(二)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编印的《革命》杂志第4期上,国共合作以来发表了他的第一篇重要文章,《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分析》。德国思想家、法学家,卡尔.施密特指出:“人们往往把毛泽东的这篇文章,理解为纯粹的政策和策略,而这乃是一种致命的错误。”实际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理论文献,它在政治理论上的地位,堪与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和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媲美。” 施密特认为,“毛泽东这篇文章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回答了,世界的实质是什么?以及政治实质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而对于革命的策略乃至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相对而言,是建立在上述两个重要思考的基础上的。”
历史证明,这篇文章不仅是指导国民革命,而且也是指导中国整个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这篇文献,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正式诞生。施密特指出,如果说艺术的标准是美与丑,伦理标准是善与恶,经济的标准是盈与亏,政治标准,就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开头所讲的那句“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政治的标准是区分敌我。(韓毓海《重读毛泽东从1893到1949》第133--135页)在这里可以看到毛泽东通过分析,明确了中国革命应该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
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广州。
(三)1925年2月6日,毛泽东和杨开慧带着毛岸英,毛岸青回到韶山冲开始对农民进行思想启蒙教育,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发展会员,在农村创建党的基层组织,农民运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从1927年2月4月开始,毛泽东用了32天行程700公里考察5个县,写了《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引起了共产国际的注意,共产国际执委会机关刊物《共产国际》先后用俄文和英文翻译发表这篇报告,这是毛泽东第一篇介绍到外国的文章。
七、1927年4.12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三次武装起义:
第一次 1927年8月1日,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的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的序幕。中共中央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批判、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党内的职务,选出新的中央政治局,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著名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
第二次 87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第三次 同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即广州起义。叶挺、叶剑英主张起义军主动撤离广州,但却遭到共产国际的顾问的否决,经三天浴血奋战,因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失败。
第二部分 新民主主义
一、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的两重任务。他说:中国革命包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现阶段的革命和将来阶段的革命这两重任务,而这两重革命任务的领导,都是担负着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双肩上,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不能成功。” 这就告诉我们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51页《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二、毛泽东在革命斗争中非常重视群众运动,他领导过学生、工人、农民三大运动。他非常重视农民运动,他认为,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不同。俄国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是工人阶级逐渐强大。工人阶级与资本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它可以组织工人通过城市武装暴动来夺取政权。而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农民占大多数,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反抗的最强烈。只有把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发动起来、组织起来,进行革命,革命才能成功。
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图书馆编辑的《毛泽东人生纪实》,在同一部的著作第二编坚信马列投身革命中“珍闻”里读到的“农运王”,记述毛泽东从事农民运动工作的故事。关于“农运王”我考证这是毛泽东称赞彭湃为:“农民运动的大王”的简称。编辑把“农运王”这一美名赋予毛泽东是非常符合实际,是当之无愧,恰如其分的。毛泽东几乎与彭湃同时开展农民运动工作,一个在广东,一个在湖南。
三、毛泽东对农民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他说:“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37页,人民出版社)。他又说:“国民革命的大部分是解决农民问题,其余问题皆不如农民问题的重要。可以说,中国国民革命是农民革命。”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他在1937年与斯诺谈话时说: “谁赢得农民,谁就赢得中国,解决了土地问题也就赢得到了农民。”
曾是蔣介石“忠实信徒”,38岁之后从事明史研究,终成为明史研究专家的黄仁宇先生说:“我起初尊敬蔣介石”,但是,随着时间进展,崇拜变成同情的了解。蔣介石对于中国所遭遇危机的认识过于表面浅显,国民党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所面临的乃是从基层组织人民而进行最彻底的变革。
而与他不同,毛泽东却终于教会那些曾经是五四“新文化”狂热信徒的中共“新青年”懂得:唯有从中国最基层建立起牢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方才是建立一个现代国家的必由之路。
黄宇仁还说:中国的根本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谁能赢得农民,谁将赢得中国,而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将赢得农民。当然,这恰恰就是毛泽东的历史论断而非蒋介石的看法,更不是当时美国学术界的看法。
古人曰“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龟,不知江海之大”掉口腐儒,不知国家之虑,“负荷之商,不知猗顿之富”。(摘自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张文木同志说,“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和毛泽东都认识到了农民问题,但对策却十分不同;蔣介石在农村搞‘新生活运动’。毛泽东则搞土改;蒋介石给农民,送去的是‘糖’和‘洋货’,毛泽东则给农民送去土地和枪。蒋介石给农民输‘血’,毛泽东则帮助农民,造‘血’,农民有了生产资料就有了自我造血的功能,就能自主劳动。毛泽东由此建立了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蒋介石,也在台湾搞土改,送农民以土地,并由此在台湾立住了脚。”
毛泽东认识到了中国国情。中国的问题,最根本的是农民问题,把农民的土地问题解决了,就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为此,毛泽东有三大重要决策:一是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二是进行打土豪分田地、三是组建人民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制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
四、毛泽东指挥打了三场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井冈山根据地斗争中是极其复杂和艰苦开始的。林彪曾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为回答他这种悲观情绪,毛泽东写给林彪一封信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并亲自指挥,先后粉碎国民党的进剿、会剿、围剿。接连打败敌人三次“围剿”:
第一次“反围剿”,敌人出动10万大军,被我歼敌15,000多人,缴枪12,000多支;
第二次“反围剿”敌人出动20万人。红军连打5仗,歼灭敌人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和大量军用物资;
第三次“反围剿”敌人出动兵力30万人,由蒋介石亲自指挥。我军进行6次战斗,历时三个月歼灭国民党军队3万余人,其中俘虏敌人18,000人,缴获武器2万余件。
蒋介石提出的“三个月消灭共军”的誓言又一次破产。我军扩大了根据地、锻炼的部队、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创造出一整套具有中国红军特色的战略战术如,“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住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在敌人第五次围剿中由于错误路线领导反围剿遭到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突出重围后,湘江战役红军由出发时的86,000人锐减为3万多人。
遵义会议放光明,红军又见北斗星,英明领袖来掌舵,风云变幻超胜算,补天浴日见奇功。
在长征中打了三个漂亮仗,那就是:“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 ,并曾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毛泽东带领红军进入陕北延安地区,陕北根据地是30年代初期,由在西北,刘志丹、谢子长在陕北、陕甘宁创立的两块根据地合并而成。中央红军到达这里前一个多月,原在鄂豫皖活动的红25军到达陕北延川。同陕北红26军,27军会合编成红十五军团,共有兵力4800人,徐海东任军团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毛泽东在反对左倾教条主义中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931年,毛泽东同志在江西瑞金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二)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经过七七芦沟桥事变共十四年。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等,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共中央和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在反对亡国论、和速胜论写出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指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对峙、战略反攻。并做出了三个重要决策:一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开展敌后武装斗争,二是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三是在打败了敌人中壮大了八路军新四军,扩大了解放区根据地。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利用有利地形,集中兵力,发动平型关战斗,取得了中国军队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毛泽东在陕北抓了三件大事:一是把边区建成全国的模范地区、二是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三是进行精兵简政。
1942年整顿了党的作风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党的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可以概括为整顿三风。
(三)解放战争之前毛泽东深入虎穴进行了重庆谈判,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中共中央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蒋介石当时的总兵力为430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为127万。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又展开重点进攻。
红军在西北撤出延安,毛泽东留在西北。西北野战军当时仅有6个旅,2万多人,胡宗南有34个旅,20多万人。连续在青花砭、羊马河、蟠龙进行三次歼灭战。为夺取西北战场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显示了毛泽东的高超的指挥艺术。
随即转入战略反攻,毛泽东从延安转到了河北平山的西柏坡,指挥解放战争。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随即展开了波澜壮阔、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战略性决战战役。三大战役的三个特点,是解决国民党军队的三种战法并形成三种方式:辽沈战役先打锦州,截断了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淮海战役采取中间突破分段歼敌的方针;平津战役,我军采取分割包围歼灭敌人的方针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平津战役又创造了三种方式。即,天津方式、绥远方式、北平方式。
三大战役后,美、苏策划与国民党划江而治。毛主席作出英明决策,“将革命进行到底”。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渡江战役。
1945年8月28日,为实现和平建国的方针,毛泽东主席亲自赴重庆进行谈判。
1947年,转战陕北前夕的毛泽东。
1947年,转战陕北途中的毛泽东。
1948年,毛泽东在西柏坡。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胜利召开,毛泽东在会上做主题报告,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
五、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明了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主要是解决政权建设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抗战胜利后,三种政治力量在建国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由于国民党拒绝中共关于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公然撕毁重庆谈判的政协协议,发动反革命内战,从而断送了以和平方式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可能性。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一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二是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三是保护民族工商业。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作了分析:“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五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是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制定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简称“四面八方”政策。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基本内涵与要求: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国民党鼓吹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六、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特点提出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正确的理解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18年的经验已经使我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共产党人发刊词》第605-606.页)
七、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 会议做出决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点:事实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用血换来的,是有人逼着我们找到这个思想。
八、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载入毛泽东选集四卷。我们首先要读的有三个方面的重要著作。
在政治上:可以先读三方面的书,可以概括为一、二、三:一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它告诉我们在革命中首先要分清敌我,有人评论说它可以与共产党宣言媲美;二是血的哲学:有两篇《矛盾论》、《实践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三是“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人们说“老三篇”不“老”,老三篇是个“宝”。它的目的是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军事上:不同时期可以先学习三篇文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十大军事原则》,这三篇重要文献指导了中国打胜了三场战争。
在经济上:毛泽东发表了《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等三篇文章。指导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经济工作,保障战争的胜利并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
九、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毛主席在这个会上所做的报告讲的10个方面的问题。其中讲了三个转变: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战争转向生产建设,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最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
毛主席提出人民军队有三大任务。即,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
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使全党在新的形势下达到了高度团结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这篇讲话和毛主席新民主主义政策的讲话,可以看到毛主席高瞻远瞩。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又为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这使得我们能够顺利的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和军队。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十、毛主席进京赶考三个忧患意识。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机关要从河北省西柏坡进入北平。毛主席行前整夜都没有睡好,既激动又忧虑,忧虑是我们党如何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
毛泽东和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高考”。
周恩来说:“我们应该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能当李自成。”
毛主席的忧患意识,他最担心的是三个问题:一是敌人武装入侵,二是我们党会不会改变颜色,三是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
1949年4月下旬,毛泽东在香山别墅看解放南京的捷报。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上致词。
1949年,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与祖国的花朵站在一起
第三部分 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
一、毛泽东在社会主义中从始至终把握三个方面的大问题:
一是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第1433页。1991年6月第2版,人民出版社)、(《毛泽东选集》第S卷第65页。1977年1月第1版。)这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的基础依据。
二是在社会主义中既讲社会主义革命也讲社会主义建设,二者不能偏废。我们现在的党史中也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三是讲社会主义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种思想的斗争。对于这个问题,有的人不愿意说,也有的人坚决反对这种说法,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二、毛泽东领导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有三项重大决策:制定了《共同纲领》,提出了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选举了毛泽东为政治协商会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三、毛泽东领导新中国建立的政体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建立了三个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毛主席第一次访问苏联,经过艰苦的谈判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以及四个协议。毛泽东为新中国成立创立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思想。开始制定的三大外交政策: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以后开启了三个方面的外交,即:公共外交,民间外交、领袖外交。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
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访问苏联时,在莫斯科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
五、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动了三大运动:“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和抗美援朝运动。” 进一步巩固了政权。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0月份毛泽东与民主人士周世钊谈话时指出:现在美帝的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他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下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还凶,他要把“三把刀”插在中国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天下有变,他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其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打败了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16个国家的所谓联合国军取得了重大胜利。
近现代的历史证明,不敢斗争注定失败,敢于斗争才有希望,善于斗争才能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锻造了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精神。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大国的地位、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环境,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极其有利的条件。
从出访苏联到开展三大运动再到抗美援朝战争,这三项重大决策。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发表讲话,谴责美国干涉朝鲜内政、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侵略行径。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前的决策会议。(油画)
六、毛泽东对三支军队的评价。
“1954年10月18日,在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回顾和精彩点评了近代中国军队“北洋军”、“黄埔军”、“解放军”,三支军队的历史地位和政治性质。
第一代是清朝末年搞的新军也就是北洋军,有36镇,也就是36个师。这个新军和孙中山建立革命党,在人民拥护的基础上,完成推翻清政府的任务。但是后来腐化了,脱离了人民,四分五裂,个人筹个人的饷,各搞各的地盘,被人民所唾弃。
第二代是黄埔军,他曾经是一支革命军队,革了前面所说的那个军队的命,就是北伐战争。周恩来总理是当时黄埔军的政治部主任。以黄埔军为主干的国民革命军起初成立8个军。黄埔军也曾受到人民的拥护,北伐势如破竹,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脱离人民。共产党那时候犯过一个错误,就是不要军队,只在军队派党代表。后来蒋介石把党代表驱逐,进行清党。在共产党直接控制下的军队就只有叶挺的一个独立团。南昌起义后,党所领导的军队成了游击队,这个游击队一直打了22年。
第三代就是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红军。我们的军队首先是游击队,以后比较正规一些,现在更好一些,在严格的说来据现代化相差很远,因此必须努力学习。原子武器出现以后,我们军队的战略战术和装备都有很大的变化,而在这一方面我们一点也不懂。
毛泽东在军队建设上有三个着重点:注重政治建军,实战强军,科技兴军。政治建军,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发表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提出了对革命军人的三条基本要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实战强军:三条基本经验。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锻炼部队、在打败敌人的同时学会了打现代战争。他指挥人民军队打败了21个国家的军队,打了数百次战役。应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常胜军。科技强军: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军从骡马化、逐渐发展到半机械化、机械化。
1964年6月15日,毛泽东主席观看了北京军区、济南军区训练尖子汇报表演。
七、毛主席制定的过渡时期路线也就是我们说的“一化三改”。领导开展了三大改造:即,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公有制的经济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制度。
八、毛泽东时代在国内经济战线、政治战线、思想文化战线,开展了三次斗争。其目的是扫清社会主义建设的障碍。
第一次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三反”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反欺诈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窃取国民经济情报。接着又提出开展反对资产阶级思想,打退了资产阶级的进攻。
第二次了开展了右派斗争。资产阶级右派借帮助党整风运动之机,向党发起了进攻,提出要“轮流坐庄”。这是与阶级敌人的一次政治斗争。
第三次开展了思想文化战线的斗争。1966年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对这场文化大革命,“90后”一位学者赵浩阳在《生而贫困》这部著作中说毛泽东想捅破最后一块“天花板”失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
九、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思考战争与和平问题。
因为这是制定国际国内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他分析的能不能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建国伊始,毛泽东高度警惕帝国主义入侵和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到朝鲜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得出一个基本判断:世界战争大体上10年到15年打不起来,争取15年不打仗是可能的。1956年他又做出新的判断:世界大战可能会推迟三、四十年,甚至根本打不起来。
毛泽东认为:“我们要争取十年功夫建设工业打下巩固的基础。” 也就是要争取时间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就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当中的“快”字和提出大跃进的思想都是对形势判断后提出来的。我们以后不是也说争取战略机遇期吗?要采取“跨越式发展”。这都是无可厚非的。
1956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国内国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内随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正在朝着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转变。在国际上正如八大所指出的,世界局势正在趋向缓和,世界持久和平已经开始有实现的可能。中国同周边和睦友好关系正在建立和西方大国的和解即贸易往来在逐步发展,美国遏制孤立中国政策受到有效的制约。这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十、毛泽东应付世界风云变化的重大决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风云变幻、波澜起伏的时代,世界充满了不太平,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中苏矛盾的剑拨弩张,还有印度的窥伺,欧美国家的敌视等等。帝、修、反三种势力向我们扑来。
面对这样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基本态度有三条:第一,我们需要和平,不要战争;第二,我们需要和平,但我们不惧怕战争;第三对战争要有准备,准备没坏处。(《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一卷第229页。)为此,调整工业布局,进行大、小三线的建设。在1972年作出了九个字指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成为了我国这一时期的战略和应对复杂形势的制胜法宝。
十一、为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党中央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要进行大干快上。实行赶超战略,提出大跃进的号召,与此同时建立了人民公社。统称之为“三面红旗”。
关于怎么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指出: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是一切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共同规律。资本主义社会如果不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它的社会生产也不能不断增长。斯大林把这个规律具体化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斯大林的缺点,过分强调了重工业的优先增长,结果在计划中把农业忽略了。我们把这个规律具体化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工农业同时并举。我们实行的几个同时并举,以工农业同时并举为最重要。统计局的材料,说我国日用品销售于农村的占百分之六十三左右。不实行工农业并举,这怎么能行?我们在1956年提出工农业并举到现在已经4年了,真正实行是在1960年。”
“我国人民现在还要像苏联那个时候一样忍受一点牺牲,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使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都同时高速的向前发展,我们就可以保证在迅速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生活,苏联和我们的经验都证明农业不发展,轻工业不发展,对中国工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在农业建设方面,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走了三步。实现“三化”:集体化、水利化、机械化的发展道路。”
在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曾经说到要用4个到5个五年计划来实现农业机械化,1959年以前我们的农业生产主要靠兴修水利,修建了八万多座水库,治理了大江大河,还有震惊中外的红旗渠。
1959年我国7个省遇到很大的干旱,如果没有过去几年的水利建设,要不减产而能增产,是不能想象的。
毛主席说,自己尽可能的独立的搞,凡是自己能办到的,必须尽量的多搞。只有自己实在办不到的才不办。特别是农业更应该搞好,吃饭靠外国危险的很,打起仗来更加危险。
1954年,毛主席在杭州
1959年,毛主席在故乡韶山。
1959年,毛主席与故乡韶山学校的师生们在一起。
1959年,毛主席与首都军民一起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
十二、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方针和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国民经济,实现4个现代化。毛泽东最初设计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要在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据此制定和实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举取得了伟大成就;
第二步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创造出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一步大约需要10年到15年;
第三步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步毛泽东最初估计需要50年到75年,后来又估计大约需要100年还多。
应该说这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和时间表是清醒的和基本正确的,是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的。但是后来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个战略部署去走,而是在实际上实行了速度与规模并举的战略。即使这样,建国后前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应归因于毛泽东探索时期确立的正确的经济发展方针和工业化道路。具体方针有三条:
一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一开头就明确提出,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是我们的基本方针。围绕这一方针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要统筹沿海和内地工业协调发展,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等,在全文的最后,他说:“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直到今天,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仍然是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指针。只有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最大多数人团结在党的周围,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才能在未来1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毛泽东强调,我们要鼓点劲,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把抗美援朝战争中那种藐视美帝国主义的精神发扬起来。要反对迷信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方面要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放在中国自己的力量基础上,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另一方面要以争取外援为辅,自力更生并不排斥外援,只是不能依赖外援。
毛泽东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要批判地学,还要大胆吸收和利用外国资金,但争取外援不能放弃原则、损害主权。
民主革命,我们靠独立自主夺取了政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靠独立自主,建成了“三弹一星、一艇(原子弹、氢弹、导弹,东方红卫星、核潜艇)。
三是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最初表述形式,在中国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的伟大理想。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
建国以后,毛泽东即把实现工业化作为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心任务,并积极探索并力图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农轻重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核心问题。
毛泽东指出:“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可以把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坚持一个中心,处理好两个关系,即以重工业为中心,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处理好农业与工业的关系。
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在向生产资料生产倾斜的同时,充分注意消费资料的生产;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在重视资金积累的同时,充分注意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道路。
1964年12月26日毛泽东与钱学森握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十三、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三篇光辉著作。这就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注与谈话。这三篇重要文献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总结苏联42年和我国10年的建设经验发表的著名理论。
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光辉哲学著作中做了明确的回答: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1957年,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十四、毛泽东在治国理政中非常注意摆正政治与经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三个主要方面的关系。他坚持马列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实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巩固各项政治制度,强调政治是统帅、政治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强调又红又专。重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培养宣传先进典型,走共同富裕道路。只有解决上面的一些问题,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打好经济基础,发展生产力。
十五、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冲破了对两极世界的认识,明确指出了新的世界战略格局。它是继《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著名文献之后,对世界战略格局做出的正确的分析,并明确指出:第一世界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第二世界是发达国家、第三世界是贫穷落后的国家,我国属于第三世界。毛主席的三个世界理论,在当今世界的格局中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十六、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系统的总结出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的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利武器。
十七、毛泽东晚年提出了“三要三不要”的政治遗嘱: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遵照毛主席的政治遗嘱,我们绝不能让党变色、绝不能让国家分裂,台湾还没有解放,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的时候,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我看离解放台湾的时间不会太长了。我们要对那些抹黑毛主席的人进行坚决斗争。让毛泽东思想高高飘扬,永远飘扬。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毛泽东虽然某些地方也有失误,但他不文过饰非,勇于担当。
鲁迅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渴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的。毛泽东卓尔不群,他所创造的业绩,取得的成就是极其辉煌的。
1961年,毛主席在庐山。
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
毛主席最后一次上天安门
1969年,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
第四部分 总评价
对于如何从历史的、世界的、战略的视角认识、评价毛泽东?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有骨气的民族,有勇气的民族,毛泽东就是这个民族的优秀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许多专家学者都说毛泽东有经久不废的不朽之德、不朽之功、不朽之言。
曹应旺同志说:“毛泽东主席是‘君师合一’,这是从历史借用过来的一种说法,这里的“君”的含义不是帝王、君主,而是领袖或者说主要领导者。这里的师也不是狭义的教书先生,而是广义的导师或者说思想指导者。他是领袖和导师合一的伟大人物。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的。秦王、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是有作为有重大影响的君主,但他们都没有留下系统的著作,没有起到导师的作用,也就是毛泽东说的“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 在世界的历史上也少有立德、立功、立言兼具。所谓“不朽”是说虽久不废。是历史伟人,世界伟人。
(一)立德:毛泽东从小就要为农民,为工人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一心为公,大公无私,舍己为人,艰苦奋斗,两袖清风,展现出他伟大的人格魅力。他的人格魅力已经深深地扎入中国人民的心中。这一点我们认识的还很不够的。
我曾读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曹应旺写的一篇文章,在建国70周年湖南日报采访了曹应旺同志。他转述了毛泽东亲密战友周恩来总理,对毛泽东“立德”的精辟深刻的论述,读后受到心灵震撼的教育。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怀念钦佩毛主席,是因为他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所展示出来的人民性、求是性、包容性和坚韧性的品德,是亿万人民敬仰的根本所在。
(二)立功:对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最主要这三个方面,大家已经取得了共识,那就是毛泽东缔造了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许多专家学者在这三个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
首先说说毛泽东缔造了中国共产党。现在世界上推行的政党政治,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党,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本主义的政党,另一类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对建党、治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建党有道,治党有方。中国共产党是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我们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任何政党不具备的。人们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共产党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我们党走过了100年,我们国家成立了72周年。
苏联共产党也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我读过李慎明任主编陈之骅任副主编的(《居安思危》--苏共亡党20年的思考)。书中说:“20世纪90年代初,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这样一件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苏联这个拥有2240万平方公里、横跨欧亚两洲庞大的疆域的大国、强国,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顷刻之间解体覆亡”。
在后面又说:“苏联共产党是世界上影响最大,存在时间最久,执政时间最长的共产主义政党,它从1898年成立起至1991年自动解散为止,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经历,其中执政时间长达74年就亡党了”。(《居安思危》第3页、第53页)。
苏联是列宁亲自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他所以亡党,列宁逝世过早,他的接班人“治党无方”。苏联亡党亡国的主要的内因:从官僚主义、到特权阶层、再到既得利益集团,这些人抛弃了社会主义,拥抱了资本主义,因此亡党亡国。
相反,毛泽东由于“治党有方”,所以我们党一直保持着无产阶级的纯洁性,我们党有巨大的影响力、组织力和战斗力。这是我们党取得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力的保证。
那些批评毛泽东“瞎折腾”的人现在应该觉悟了。我们党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象他们所谓的“瞎折腾”。几乎到了亡党的边缘,如果不是毛主席为我们人民打了一针“政治疫苗”,我们党说不定现在是什么样了呢?
其次再说一说,毛主席缔造了人民军队。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是被历史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一个人民军队,便没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和边境反击战的胜利;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我们根本不可能一心一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人民军队,是人民的靠山。我们这支军队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
这支军队为什么能无敌于天下,能够百战百胜。因为毛主席注重政治建军、实战强军,科技兴军。政治建军就是军队必须在党绝对领导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政治工作是它的生命线,不断清除非无产阶级思想。它为人民求解放,为国家求独立,为民族求复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更有铁的纪律。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它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军事上实行人民战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它打过大小几百次战役,曾与21个国家交过手。能以劣胜优、以弱胜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经过无数次战火的锤炼,在战争中成长壮大起来。
战争是发展的,军队建设也要发展。在毛泽东时代非常注重科技兴军,随着我国工业化不断发展国国防工业也不断的得到了发展。我国能制造出“三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和核潜艇。这样的军队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毛泽东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国家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是“打”、“建”、“斗”出来的。
我们打了22年的仗,夺取了政权。我们用了27年的时间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国。在打和建当中都有“斗”与敌人斗,与党内错误思想斗。
我在2013年学习习近平主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的一篇文章《炎黄子孙的三场梦》刊登在2013年7月份出版的《决策与信息》杂志上。提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三个历史阶段”。
中国新民主主义28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我们的第一场梦。建国以后毛主席说中国要建设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据此,又提出我们实现富起来、強起来的第二场梦和三场梦。
毛主席用了20多年的时间,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把中国由一个农业国建成一个工业国,独立自主的研制、发射了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核潜艇等等。走向了世界民族之林。
毛主席已经为中国的富起来、強起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能认为毛主席只是为中国站起来做出了贡献。他同样为富起来和强起来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三句话是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阶段来说的。毛主席为中华民族振兴立下了不朽的功劳。中国人民永远怀念毛泽东!
我们在习近平领导下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奋发图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我们建国70周年的时党中央开了隆重的纪念会。最近又召开了党的六中全会,对百年来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我们正在唱着《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我们的《国歌》向建党200周年阔步前进!我们一定会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立言:毛泽东思想是通过毛泽东理论著作来表达的。
理论发达是民族兴旺的重要标志。从物质到精神全面衰败的近代中国,在理论上也陷入极端贫困,是毛泽东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列主义之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大无畏的勇气进行了前无古人的理论创造,为我们留下数千万字的鸿篇巨著。
毛泽东的理论有选集、文集、文稿集、书信集、诗词集,此外还有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等,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毛泽东理论从大的方面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民主义理论,就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到第四卷;第二部分是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在《毛泽东选集》第S卷和《毛泽东文集》第六至第八集。
毛泽东创造的理论是全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毛泽东理论涵盖了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包括:政治理论、军事理论、经济理论、文化理论、哲学理论、以及教育、卫生、科技、新闻出版、统一战线、民族、宗教等各方面的理论。
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历史检验的理论。
中国革命的旗帜上写着马列主义,中国革命胜利靠的却是毛泽东思想。
黄克诚说,毛泽东根据马列主义基本原理,领导并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写了一系列的著作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武器,我感到它对我们更亲切,更行之有效。
毛泽东的理论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循环往复中形成、发展、完善的。
毛泽东理论是非常严谨的,它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成为引导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指南、中华民族从觉醒、崛起到振兴的指南。
随着实践的推移,毛泽东思想的价值越来越突出,其中,有许多内容不仅成为我们党、国家、人民、军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且冲出国界,影响到全世界。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说,他在大学教书时,曾经指定他班上的学生,研读毛泽东著作。尼克松说,“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一个民族,改变了整个世界。”
毛泽东铸建的理论大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理论一经掌握了群众,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中国人民掌握了毛泽东思想,就有了明确的信仰,就有了坚定革命信心,就有了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就有了冲天的革命干劲,就有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就有了辨别事非的能力。
许多国内外有识之士,都说,毛泽东思想不能丢,如果丢了毛泽东思想,就造成党和人民的思想混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可能变质,会走到邪路上去,就会亡党亡国,子孙后代就会受罪。
毛泽东精神。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精神也是人表现出的活力。精神体现出人格魅力。毛泽东的精神同毛泽东思想同样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给我们留下那些精神财富?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这就是大公无私精神;自我奉献精神;与人民同甘共苦精神;清正廉洁精神;永攀高峰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精神;艰苦朴素精神;毫不严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严于律己精神;勤奋好学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想否定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想否定毛泽东建国以来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贡献。他们枉费心机,阴谋不会得逞。毛泽东立起了“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世界丰碑已经在广为流传。
毛主席会见金日成
毛主席接见外宾
毛主席与周总理的最后一次握手。
结束语
最后我想用习近平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重要讲话作为这篇文章作为结束语。
习近平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创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还说:“毛泽东同志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不仅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而且赢得了世界上一切向往进步的人们的敬佩,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已经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将永远鼓舞着我们继续前进。”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孙秀德,192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曾毕业于原松江省立行知师范。1947年参军,在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后勤部(第三十八军),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曾在后勤学院、总后勤部、军事学院、国防大学从事后勤教学、后勤政治工作。在军事学院曾任党史政工教员、战役教研室教员、战役教研室副主任;在国防大学任后勤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8年应邀赴美国国防大学讲学。被全军高职评委评为教授,国务院十二次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国防大学工作期间主编撰写《军事后勤学》、《战略后勤学》、《战役后勤学》、《军队后勤领导学》和《高技术局部战争后勤保障理论丛书》,《战场内外交量---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2000年离休。2008年撰写读《毛泽东传》学习心得《感悟集》2013年学习习近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决策与信息》杂志发表《炎黄子孙三场梦》提出中华民族复兴三个发展阶段即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