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开辟的金光大道:略论人民公社的十大好处


  64年的今天,1958年8月17日,毛主席在北戴河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

  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中 央并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决定把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升级为大规模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在这份决议里,提到的成立人民公社的主要理由有:有利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利于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工业的发展等。

  毛主席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在长达25年(1958到1983)的实践中,显示出了巨大优越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任谁也无法抹杀和忽视的成就。回顾这段极其壮丽辉煌的历史,小兵认为,人民公社的好处至少包括:

  1、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便于党的领导,确保迅速完成各项任务。

  人民公社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结合,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最好的基层组织形式。

  2、人民公社可集中力量办大事。

  人民公社取消了村与村、社与社、队与队的界限,土地连成片,增加了耕地面积,便于机械化耕作、便于兴修水利、便于防治病虫害……

  人民公社是在践行毛主席规划出的我国农业的根本路线:中国在完成反封建的土地改革以后,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是 “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电气化。”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八万多座大中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彻底结束了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

  谁也更改不了的历史事实是:从1962年到1980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30%,而1953~1957年是3.58%,1981年~2001年的是1.86%。

  历史的真相是:毛主席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3、人民公社有能力去兴办工厂,吸纳因为机械化、电力化所造成的剩余劳动力,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在1957年,合作社办企业总产值23亿元;到了1971年,社队办企业总产值达到78亿元;1978年,这个数字是493亿元;1983年,则超过了一千亿元——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4、人民公社保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基础。

  一方面,人民公社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强大物质保障和资金积累;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工业又反哺农业,为组织起来的人民公社提供了大型机械、化学肥料、工业化能源等。而且,只有组织起来的农民,才能使用大型机械,你难道期望小农小户购买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吗?

  5、人民公社极大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避免出现两极分化,使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查看余下5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