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前30年粮食紧张的原因、对策及非正常死亡问题

2022-01-17 3837 1
作者: 杏林老翁 来源: 红歌会网

  新中国的前30年,粮食供应比较紧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很显然不可能敞开肚皮吃,有时会处于半饥饿状态。这种情况在改开后受到一些人的嘲讽、攻击和污蔑,被说成是搞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带来的恶果,有人造谣说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饿死几千万。只要有人怀念毛主席,怀念前30年,马上就有人怼过来:挨饿的滋味没尝够吧?饿得轻了吧?

  一、前30年我国粮食紧张的原因:

  1、历史遗留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耕地,特别是能够灌溉的肥沃耕地少,农业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低,几千年来一直是靠天吃饭。再加上官僚地主豪强的剥削掠夺,老百姓丰年尚可勉强糊口,一遇灾荒,背井离乡、逃荒要饭、卖儿鬻女就是底层百姓的必然选择,饿死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据记载截止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均寿命不超过35岁。清乾隆朝的1790年我国人口突破3亿,民国时期人称四万万同胞,官方数字为4.5亿(数据来之网络)。在长达159年的时间段内,人口增长仅1.5亿。人均寿命短、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除疫病、战乱、自然灾害外,主要还是老百姓的口粮严重不足。笔者祖上是典型的农民家庭,我爷爷弟兄4个,4对夫妇,只有我二爷、我四奶活到解放后寿终正寝,其余6人均非正常死亡,死时年龄大多30岁左右,没有一个超过40岁,其中我大爷全家死绝,我亲爷排行老三,1942年(民国31年)河南大旱因生活所迫上吊自杀,亲奶和二奶饿死,四爷被国民党抓壮丁死于战乱。我父亲兄弟姊妹7人,其中2人解放前饿死。

  2、蒋介石携款卷财逃台。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政权交接,基本上全在大陆进行,财富没有外流,只有蒋介石集团是个例外。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局已定,遂把国库搬到台湾,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家底,能带走的如黄金、白银、外币、文物等基本上全部带走,不便带走的如设备、物资、商品等能变卖的变卖,不能变卖的尽可能损毁,不动产如工厂、房舍、桥梁等尽可能破坏。留给中国共产党的就是个烂摊子:土地荒芜,城乡破败,工厂倒闭,路断桥塌,到处是残垣断壁,到处是土匪,到处是饿殍……

  3、人口快速增加。解放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上升,死亡率快速下降,人均寿命显著延长,人口大幅度增加。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人均寿命64岁,截止毛主席逝世的1976年底,人均寿命66岁(数据来之世界银行网站),27年几乎翻了一番;全国人口达到了93717万(数据来之国家统计局),翻了一番还多。人口翻番,所需粮食也要翻番,但农业的进步是个巨大的工程,需要时间,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短时间不可能完全解决粮食问题。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