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基辛格与尼克松,毛主席为何要如此区别对待?
基辛格在毛主席心目中的分量,比不上尼克松。基辛格属于见多识广的学问家,而尼克松属于敢想敢干,敢闯敢创的政治家。
尼克松作为总统,意识形态和我们有着本质不同,但在做人这方面他是一个说真话的人,毛主席对此十分欣赏。
一个讲真话的坏人,比一个讲假话的好人,谁好相处,这是不言而喻的。
但的确这样的人,宁可信假话,也不信真话,因为真话难听。这的确是人性的弱点。
而我们的毛主席就不一样,这叫异而优的毛泽东文化。
01—毛主席最后一次分别会见基辛格与尼克松的时间
毛主席虽然会见基辛格的次数比会见尼克松的多,但最后一次会见基辛格是在1975年底福特总统访华的时候,而最后一次会见尼克松是在1976年2月21日,这是很值得玩味的。
1975年12月2日毛主席会见来访地美国总统福特及其一家,基辛格作为美国国务卿参加会见。福特在毛主席面前依然回避谈中美建交事宜。
毛主席对此当然心中有数——在中美建交上这个福特没有什么指望的。
因“水门事件”辞职的尼克松之后,按照美国法律副总统福特替上任美国总统,他不是通过竞选就任总统,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1976年是美国总统竞选年,你福特能否竞选上,还是个不确定的东西。
对于福特政府的外交政策,基辛格的话语权是很大的,他又做了些什么呢?他又能做什么呢?
毛主席这个时候觉得,还是尼克松靠谱,尽管那是个下野的,或者说被美国垄断资本集团赶下台的总统。
那个时候尼克松是个连门都不能出,一出门就要遭人吐唾沫的丧家之犬。
但毛主席不管这些,老人家按照他一贯风格,依照“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依然决然邀请尼克松再次访华,并且是派中国专机去美国按照总统待遇把尼克松和夫人接来中国访问。
虽然1975年12月31日深夜毛主席会见了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和女婿戴维·艾森豪威尔,作了一次预热,可毛主席邀请尼克松第二次方华的时候,全世界震惊了。
02—
尼克松再次见到毛主席有个动作十分有意思:自然地毕恭毕敬,像不像个学生?
1976年2月6日,新华社播发了一则《公告》,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先生和夫人于1976年2月21日,即在第一次访问4周年之后,再次访问中国。他们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这一消息不但轰动了美国,而且引起世界瞩目,包括引起第一世界的美苏的震惊,第二第三世界国家都都普遍感到诧异。
因为时任美国总统福特刚刚于1975年12月1日至5日访问了中国,刚刚过了2个月,为什么中国领袖又邀请这位“不光彩”的前总统访华?1976年又是美国大选年,2月24日福特将在新罕布尔州共和党预选中争取候选人资格,为什么中国政府安排尼克松于2月21日到达北京?对此,人们自然会有各式各样的分析,产生种种猜测。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