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十年腐败很少,是因为那时没有什么可贪的吗?
我们大家都知道,前三十年风清气正,腐败现象极少,可是有人却说:“这是因为那时都很穷,干部没有什么可贪的”。我们反驳:“再穷的社会,都有海量的财富,穷庙也有富方丈。清朝不比新中国前三十年财富多,可和珅却富可敌国。不是那时候没有什么可贪的,而是那时候干部根本就不想贪、不敢贪、不能贪”。可又有一个自称“博士”的人跳出来说:“因为以前的社会是私有制的,私有制的老百姓可以保有自己的财富。和珅的钱是哪里来的?是乡绅富豪各级官员送的。那么作为完全公有制的前三十年有乡绅富豪存在么?他们早就被抄家被打到了,哪来的钱行贿?普通老百姓更是穷得叮当响能有什么钱行贿”?这人说得好像非常有道理,古代社会有乡绅富豪,前三十年没有乡绅富豪,这是完全真实的情况。但贪腐一定要有乡绅富豪,前三十年没有乡绅富豪,就一定不能贪么?
我们对这个问题来一个仔细的分析。
首先,我们要确定,前三十年到底有没有财富可贪的。
“博士”们说:那时“普通百姓都穷的叮当响,哪有什么钱行贿”?确实,那时没有乡绅富豪,财富分配也相对平均,没有特别富的人。没有特别富的人,是不是就说明那时没有可贪的?我们要看到,新中国自建立三十年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努力的奋斗,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无论如何,财富比古代要多得多吧。在前三十年到底有没有可贪的的问题上,我们要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银行。我们都知道,那时城市有银行,农村有信用社,而且存款是保密的。公家的存款用不着那么保密,谁不知道公家的钱款是要存在银行或信用社。保密只能说明是有私人储户的。我记得那时大队都有信用社,而且还宣传鼓励社员将钱存入信用社。至于有多少私人储户和有多少存款,这个我们确实不知道,但如果没有人到信用社存钱,或者存钱的人很少,存的钱也很少,那时建立信用社干什么呢,而且还建在了大队,一建就是很多年,不然早就撤销了。据网上智能回答,大队信用社直到1979年仍然存在。那时确实有社员不将钱存入信用社,而藏在自家箱柜里。例如,本人家乡生产队有一个老社员,家里的钱由于藏得过久,人民币钞票生了霉,他急得跑到银行要求兑换新钞票,这事闹得全大队都知道了。人民币生了霉,不仅说明藏得时间久,而且说明数量不小,如果数量很小,钱早就花完了,哪还轮得到生霉呢。
那时是不是百姓都穷的叮当响,远的不说,就说本人自己家里吧。本人家里那时共有6口人,父亲在城里工作,两个姐姐已经出嫁,家里就只有两兄弟和母亲三个劳动力。1971年年终结算,本人家光现金就兑现了三百多元,这还不包括分的粮食和其他实物。再加上家里一头猪卖给公社食品站,收入了七八十元钱,因此本人家一年就收入了近400元现金。不要小看这400元钱,那时一元钱能买20个鸡蛋。这只是我家一年的收入。本人家情况不算好,情况好的家庭多的是。家乡一带的农村情况也只能算中等。我相信,那时候,特别是七十年代,多数家庭都有几百元存款,有的可能上千元。如果谁想要贿赂干部,一两百元、两三百元钱是拿得出手的。“博士”们硬说前三十年百姓都穷的叮当响,干部也没有什么可贪的,纯粹是毫无依据的信口开河。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