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眼中的苏联

2020-11-17 2108 0
作者: 林之辛 来源: 红歌会网

  新中国诞生了,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在当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国际政治格局下,以社会主义为发展目标的新中国自然采取了“一面倒”的外交政策。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为了在恢复和发展经济与保障国家安全上为新生的共和国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建国才几个月的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启动了他生平第一次跨出国境的外交活动,风尘仆仆,不远万里去莫斯科寻求建立稳固的同盟关系。

  在苏联期间,虽然与斯大林的谈判别别扭扭,几经波折,毛泽东还发过脾气,可是有一件事他却充满热情,那就是参观苏联的工厂。据随同毛泽东访苏的卫士回忆,当时毛泽东每访问一个城市,都要去参观那里的工厂,看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那么兴奋,还不断地向工厂负责人询问,一面询问,一面思索着。

  毛泽东为什么对此那么热心和兴奋呢?因为这些参观激起了这位开国领袖对新中国发展远景的美好憧憬。他刚一回国,路经东北,就在东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充满激情地讲了他的参观感受:“我们参观了苏联一些地方,使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他们的建设历史。他们现在的工厂有很大规模,我们看到这些工厂,好像小孩子看到了大人一样,因为我们的工业水平很低。但是,他们的历史鼓励了我们。我们参观了列宁格勒、莫斯科、西伯利亚的几个工厂,我们又看到了那些已经发展起来的农庄,问了这些工厂、农庄发展起来的历史。他们现有的许多大工厂在十月革命时很小或者还没有。汽车工厂、飞机工厂在十月革命时只能搞修理,和我们现在差不多,不能造汽车,不能造飞机。过了若干年以后可以造一些,但造的数目也很少。他们那时比欧洲小国丹麦造的还少,而现在一个工厂一年能造出几万台汽车。这一历史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这就是说,我们现在可以从极小的修理汽车、修理飞机的工厂,发展到制造汽车、制造飞机的大工厂。其他方面,将来我们的发展也是很大的。现在没有的,将来我们可以制造出来。苏联同志告诉我们,我们会很快地发展起来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经验,我们可以用他们的经验。”

  苏联刚建国时,也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可是仅仅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就取得了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工业产值登上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地位。由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苏联工业从1930年到1940年均以16.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用十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上一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进程,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工业化奇迹”。正是凭借工业化构筑的雄厚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打败了极为强悍、曾经横扫欧洲各老牌发达国家的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样一个榜样放在眼前,自然对一直梦寐以求实现中华民族由衰转盛的毛泽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由此,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就成为当时全党全国的一句响亮的口号。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