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才是历史选择毛泽东的真正原因,蒋介石懂吗?

2022-07-23
作者: 希锐 来源: 陶然纪

  1945年7月4日下午,陕西延安,一处不起眼的窑洞内,迎来了一位客人。

  谁?

  黄炎培。

  邀请他的人,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

  毛泽东。

  由于当时国共关于联合政府的和谈陷入僵局,黄炎培作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受邀来到延安考察。

  毛泽东问黄炎培:

  “来延安考察几天有什么感想?”

  黄炎培结合自己这些天的考察和思考,很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力。

  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

  ……

  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

  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

  黄炎培的这段话直击本质,切中要害,同时他也提出了问题,那就是:

  该如何打破历史周期律?

  或者说,存不存在打破历史周期律的可能?

  对此,毛泽东这样回答道: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

  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

  自打他走上革命道路的那天起,他就一直在探索中国未来该往何处去的问题,这期间免不了受到重重阻挠,甚至走些弯路,但经过不懈的努力,答案已在他心中渐渐明了。

  中国该往何处去?

  民主,要人民来当家作主。

  这个答案看似简洁普通,却是毛泽东多年来革命经验的凝练汇总。

  那毛泽东是怎样将这个答案付诸实践的呢?

  让我们把目光投回到1945年的那个夏天。

  01

  1945年8月初,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投下原子弹,日本投降。

  经过8年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连年的战争让整个社会变得民不聊生、凋敝不堪,企盼和平的呼声越来越大。

  8月14日到23日,远在重庆的蒋介石连续3次致电毛泽东,邀请他到重庆“共定大计”。

  这邀请表面看起来虽然冠冕堂皇,好像顺应民意,但蒋介石这么做,是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的:

  首先,借着谈判的幌子,可以为内战获得充足的准备时间。

  其次,如果毛泽东拒绝来重庆,就给共产党安上拒绝谈判、蓄意内战的罪名,进而把战争的责任推卸出去;

  再则,假设毛泽东真的来了重庆,就给共产党几个所谓内阁职位,强迫其交出军队和解放区,让我党没有与之抗衡的实力。

  总之,怎么看都只赚不亏。

  在蒋介石看来,这些想法听起来简直不要太赞,小算盘打得啪啪直响。电报已经发出,他只等毛泽东的回应。

  收到电报后,毛泽东没有立刻作出回应,而是开会进行深入的讨论。

  他当然知道蒋介石所谓的和谈没安好心:

  “蒋介石想消灭共产党的方针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但在全面分析了当时局势后,毛泽东的决定是:

  接受邀请,赴重庆谈判。

  尽管众人十分担心毛泽东的安全问题,但毛泽东说:

  “蒋介石这个人我们是了解的。

  你们在前方打得好,我就安全一些,打得不好,我就危险一些。你们打了胜仗,我谈判就容易些,否则就困难一些。

  目前的情况是有三种果子,我们可能得一批小的,失一批大的,另外,还要力争一批不大不小的。”

  所谓果子,就是正当的权益。

  毛泽东深知,到了重庆,就如同到了虎口,想在虎口夺食,当然不易。

  但为了能让中国早日获得团结安定的局面,为了能让中国人民早日摆脱水深火热的状态,他知道自己必须去,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的背后,是全中国人民。

  1945年8月28日下午,毛泽东飞抵重庆,整个山城为之震动。

  《新华日报》上刊载的读者来信说:

  “毛泽东先生应蒋主席的邀请,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完全粉碎了。

  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

  在重庆的四十三天中,除了谈判,毛泽东还不忘面见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国民党要员、著名民主党派人士、文化界人士,还有自己相熟的故旧。

  他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进行广泛的交流,一方面又介绍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实际情况,同时又相当于做了一次调查研究,对国统区人们的想法和情况有一个具体的了解。

  事后,他在《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中写道:

  “我这次在重庆,就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热烈地支持我们。他们不满意国民党政府,把希望寄托在我们方面。我又看到许多外国人,其中也有美国人,对我们很热情。

  ……

  我们在全国、全世界有很多朋友,我们不是孤立的。”

  对于毛泽东来说,他深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是“假和平,真内战”,重庆谈判只是个幌子。

  但毛泽东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借用这个幌子,将其作为一个宣传窗口,让我党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认可,争取到了主动权,为日后的内战胜利,奠定了最初的政治基础。

  02

  内战果然还是打响了。

  重庆谈判上达成的双十协定,墨迹还未干,便被国民党反动派撕得粉碎。

  蒋介石也不再管什么面子问题,他的眼里只有“剿共”,好像他这一辈子就是为“剿共”而生的。

  有了美国的撑腰,国民党军队的实力大大提高,加上当时国统区较为经济发达,蒋介石很有信心能够打赢这场全面内战。

  他的逻辑是这样的:

  “我们军队的长处是什么呢?

  就是我们有特种兵以及空军、海军,而共产党没有这些兵种。”因此“我们就一定能速战速决,把奸匪消灭。”

  乍一看,这个逻辑好像顺理成章,但仔细一想,却发现值得商榷。

  虽说战争是敌对双方实力的竞赛,但更为关键的问题,却被蒋介石忽略和摒弃了。

  什么问题?

  政治。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这里的政治,我们可以理解为社会中千百万劳苦大众最根本利益所凝聚成的力量。

  蒋介石发动的这场内战,是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利益的,他已然走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可以说,师出无名。

  虽然一开始看起来来势汹汹,甚至还派胡宗南占领了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可是这也不过是外强中干的做做样子而已。

  关于此,毛泽东的论述十分精彩:

  “不应该拦挡他们进占延安。你知道吗?

  蒋介石的阿Q精神十足,占领了延安,他就以为自己胜利了。但实际上只要他一占领延安,他就输掉了一切。

  首先,全国人民以至全世界就都知道了是蒋介石背信弃义,破坏和平,发动内战,祸国殃民,不得人心。这是主要的一面。

  ……

  另外须知,延安既然是一个世界名称,也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他既然要背这个包袱,那就让他背上吧。而且话还得说回来,你既然可以打到延安来,我也可以打到南京去。

  来而不往非礼也嘛。”

  果真,国民党军占领延安后,没有群众基础,也找不到共军主力,没有占到丝毫便宜,最后只得灰溜溜地选择撤退。

  而毛泽东虽然撤离了延安,却一直在陕北和敌人兜圈子。

  他在转战陕北的途中指挥解放战争,虽然条件极端艰苦险恶,但这并不妨碍他战略决策的质量。

  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胜利,眼看着形势一天天好起来,毛泽东作出判断: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毛泽东不愧为卓越的领袖,每到重要关头,他总能先人一步看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并毫不含糊、一针见血地给出自己的观点,辅以周密的分析和论断,给人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如今,国民党反动派节节败退,眼看已是强弩之末,但毛泽东没有因此而大意。

  他冷静地指出:

  “这次战争,胜利把握很大。

  但是没有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参加的民族统一战线,全国胜利是不可能的。

  蒋介石确实孤立,但是蒋介石孤立并不等于我们胜利。

  如果我们的政策不对,比如侵犯了中农、中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人士、开明士绅、知识分子,对俘虏处理不对,对地主、富农处置不对等等,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犯了错误,还是不能胜利。

  共产党越发展越多会变成越发展越少,蒋介石的孤立会变成两方面都孤立,人民不喜欢蒋介石,也不喜欢共产党。

  这个可能性完全有,在理论上不是不存在的。”

  毛泽东清醒地知道:

  得民心者得天下。

  03

  从1945年8月底的重庆谈判开始,到1949年1月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经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成功的天平已经明显开始向中国共产党倾斜。

  而此时的国民党反动派,则如一艘已经破烂不堪、四处漏水、生锈了的船,行将被历史的浪潮所吞没。

  一个旧的时代终于快要过去,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即将到来。

  蒋介石用自己的实力证明,即便自己拥有美国的飞机大炮,控制了重要的交通线和城市,甚至还攻进了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其失败的结局已然是注定了的。

  因为他失去了最重要也是最来之不易的东西。

  是什么?

  民心。

  形势一片大好,不过毛泽东知道,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共产党人去面对。

  七届二中全会上(西柏坡会议),毛泽东说: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

  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也许,当他说下这段话的时候,会想起几年前与黄炎培的那场关于“历史周期律”的谈话。

  毛泽东深知,胜利容易使人冲昏头脑,进而最终丢掉胜利,落入历史周期律的窠臼之中。

  共产党人坚决不做李自成。唯有在胜利面前保持冷静的头脑,并切实落到实处,不断调整完善,才能无往而不胜。

  我觉得他的那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意地传达了这种思考: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而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04

  看到这,也许你会奇怪,为什么每一次重大的历史节点处,毛泽东总能沉着应对,并给出正确的判断?

  因为他每一次思考问题,总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

  而相应的,蒋介石却一天到晚在想着怎么“剿共”,怎么“攘外必先安内”。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但看到这,你也许又会奇怪:

  常听说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可翻开历史书来看,却发现尽是些帝王将相的千秋功过,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人民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间接地表明,广大的老百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始终是被压迫被歧视的存在。

  历史是由他们创造的,而历史书上却鲜有他们的位置。

  毛泽东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他不忍心看到人民再受苦受累,受压迫受歧视,尽管他知道这难上加难,甚至要为之奋斗终身。

  当年他在回答黄炎培的“窑洞之问”时,我想,那其实是一种宣言和决心的表露。

  而后毛泽东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尝试,都是他这个回答的实际延伸,也是他依托人民根本利益、顺应历史潮流的重要体现。

  重庆谈判、解放战争,还有“进京赶考”前的西柏坡会议……

  每一个关键节点,毛泽东都踩在了历史发展的正途上。

  每一次重大选择,毛泽东都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

  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他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相应的:

  历史必然会选择毛泽东,

  人民必然会选择毛泽东。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9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