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 | 王明宗派与毛教员之间的“两堵墙”:政治现实主义与领导权的重要性


  【明日是毛教员离开我们46周年,谨以此文缅怀伟大的革命导师和人民领袖毛教员。】

  前些时在一个微群,与几位资深左派讨论问题时发现:实际上很多左翼,还站在“政治现实主义”的门槛之外看问题,这对于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很大的认识障碍;而且,他们也往往漠视具体批判与抽象批判的关系,似乎领导权问题可有可无,以为基于生产关系或者阶级结构分析,就可以用于直接推导政治策略,这个方面也恰好搞颠倒了。

  应该说,有关政治挂帅与经济决定论之间的分野,很大很大,两个方向在看问题方面的差别之大,接近于世界观革命前后的大不同。以经济分析的视野去看待政治问题,在私有制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用以理解革命家的思想,则大谬不然;而以经济决定论去遮蔽或者否定政治挂帅的视野,这个状况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种1980年代官学主导的“去政治化”潮流,今天已经显著渗透到了一切人的头脑中间,哪怕一些自以为是左派的人,也往往难于挣脱这个桎梏,不自觉地跟着走了。所以,今天我们在学习毛泽东思想过程中间,最好有一些关于范式革命与不可通约性的初步认识,自觉地与官学塑造的“经济主义”这个惯常经验视野,保持距离,“刻意地”翻越那两堵不可通约性的高墙,以期真正地与毛教员见上面。

  自觉地翻阅不可通约性的高墙以实现世界观的再革命

  应该说,1980年代宣传的“唯生产力论”和经济主义的决定论思维,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塑造过程,这个世界观对于阅读和理解毛教员的革命思想,构成一个真实的认知障碍。

  在这里,推荐参阅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这本书讨论自然科学认识进步历史中间的范式革命问题,以及不同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存在。在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经营中间,剧烈的变革也往往会以人为的方式,去促成新旧范式的替代,目的当然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看问题的世界观,一次成功的意识形态颠覆工作,往往会以引导一场真正的范式革命为条件。

  库恩原本是研究自然科学发展史的,由此得到了一些堪称是颠覆性的新见,他的书后来主要是受到社会科学领域学者们的追捧,该书出版25年之内就卖出了65万本;该书在社会科学界,创造了真正的奇迹,并成功地引导学者们重新反思自己的工作状况,以及学派之间的争论和学术积累问题。

  科恩否定了一般教科书的常规写法——似乎科学知识的积累和进步是一个线性的累加过程,他强调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共同体持有的范式及其革命迭代过程有关。一个学科的研究,从前范式阶段(此时没有范式或者共识框架)到范式,会出现了一个研究态势从发散到收敛的过程,在其最后阶段,会出现共识和框架,然后,科学共同体成员便在这个共同前提之下“解谜题”——发现并解决问题并依据范式去相互评价彼此的贡献;后来,出现例外和危机,旧有的范式无法应付,就出现新的认识,逐步积累并颠覆旧有的范式;而新的范式征服人心的过程,是一场真正的革命,近似于宗教改宗——人们需要就此放弃旧有的信仰并接纳新的信仰。科学透过不断地范式革命,而实现进步。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