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贵:我没有给毛主席丢脸

2022-09-08 11452 21
作者: 新青年2020 来源: 新青年8341公众号

陈永贵同志(1915-1986)

  1

  1986年3月26日晚上,新华社发布消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原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北京东郊农场顾问陈永贵同志,因患肺癌医治无效,于1986年3月26日晚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陈永贵去世的第三天,在八宝山火葬场的告别室里,聚集了200多名并不引人注目的人,但是没有中央领导人。

  下午2点55分,一辆高级轿车在告别室外停下,车上下来一位穿着风衣,戴着变色眼镜的人。

  周围的老百姓立刻认出来了:华国锋!

  于是人们涌过来,不知不觉地在华国锋前边站成了一道走廊。

  华国锋目不斜视,一言不发地走进告别室,在陈永贵的遗体前三鞠躬,又一言不发地站了许久,看了许久,流下泪来。

  围观的人静静的,有的人抽泣起来,中央办公厅来的一位干部手足无措地不知如何是好。

  华国锋仍不说话,流着泪慢慢地绕着陈永贵走了一圈,又一言不发地与陈永贵的亲属一一握手,一言不发地走出告别室,上了车。

  2

  时间回溯到1964年3月28日,毛泽东南下了解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情况。

  时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到专列上向毛泽东推荐了一位农民:“我们山西省有一个大寨,那里的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经验好。大寨的干部在陈永贵带领下,坚持政治挂帅,始终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参加劳动;管理上也有一套办法,有制度,不繁琐,干部工分与社员工分有差别但不悬殊,防止了高工分现象。”

  毛泽东问:陈永贵是哪几个字?他识字不识字?

  陶鲁笳告诉毛泽东,陈永贵文化不高,但讲话却有条理,充满了辩证法。他讲话时,没有引用任何经典,但引用的例子都是人们生活特别是农民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很能说服人。

  毛泽东明显表示出对陈永贵的好感来。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71岁生日,他用自己的工资,请一些人在人民大会堂吃饭。

  临近中午时分,陈永贵在周恩来的陪同下,平生第一次进了中南海。

  这一天陈永贵在黑棉袄外面套了一件家里最好的黑布对襟夹衣,头上裹着白毛巾。

  他们到达中南海的时间比预定的早了一点,周恩来先带着他拜访了刘少奇。

  他们进去的时候,刘少奇正在埋头读一份关于“四清”工作的材料,一时竟没有抬起头来。

  刘少奇埋头读材料的形象给陈永贵留下的印象很深。

  “我们到了以后,刘少奇眼都不抬。”陈永贵在六年后一次大会上说,“但那时根本没有考虑中央有两个司令部。我们到了主席那里,对我就十分亲热。”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