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为何如此热衷于谈毛主席的“错误”?
因为一场官司,关注到了梁衡这个人。
宁波市第一党媒宁波日报集团旗下公司起诉红歌会网,说是转载了梁衡的几篇文章,索赔数万。而这几篇文章原本是发表在国家级党媒党报上的,后来汇总出书,版权卖给了版权公司,“维权”牟利。
这本书就是《千秋人物》。一看书名,就不简单。于是买了两本。
图书封面
翻开此书,作者梁衡可不是一般人物。介绍称其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他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属于副部级干部。
图书作者介绍(来源京东图书)
他还是全国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据称他有60多篇文章入选小学、中学、大学的语文教材。影响力可见一斑。
这本梁衡人物散文集,谈论的人物都是些历史知名人物,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张闻天、瞿秋白、方志敏、邓*平、诸葛亮、陶渊明等等。看了目录,非常吸引人,都是平时熟悉的名字,忍不住“拜读”起来。
可是越看越不对劲儿,越看越感觉如鲠在喉,味同嚼蜡。因为不管他写什么人物,或者写哪个主题,都可能会带上毛主席,都可能会谈到毛主席的所谓“错误”。翻看了另一本《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也是如此。
空口无凭,随便摘录几段几段看看:
——虽然他老人家后期搞“文化大G命”也曾犯有大错,但前期对民族确有大功……如果那次骑马走两河能够成行,如果老人家在60年代能反思自己的错误,晚年不犯或少犯错误,这该多好。(摘自《千秋人物》,《假如毛泽东去骑马》)
——领袖是人不是神,是人就可能犯错误。普通人犯错误,不影响事业,领袖犯错误,危及全民,危及整个运动。当然最好是领袖不犯错误,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同志在庐山会议后就看出毛泽东同志的一些错误,私下难过地说:希望主席百年之后不要被人议论。爱之弥深,言之最切,他最后在“文化大G命”中自杀。领袖一旦有了错误,不但给事业带来损失,给广大深爱领袖的人们也带来隐隐心痛。(摘自《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领袖如父》)
——新中国成立之后,时势变化,毛不熟悉经济,出现了错误,却不能自省自察,仍在挟历史之威,大刀阔斧地蛮干……1958年1月杭州会议、南宁会议,3月成都会议,毛对周逢会必批……只有周恩来、陈云等少数领导人清醒,他们能与毛翻脸而力挽狂澜吗?当然不能……经过从1959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最后那场“大跃进”的闹剧以毛错、周对收场。但并未见到毛有什么正式的自我批评。(摘自《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
梁衡所列出的毛主席的“错误”,在他的眼里简直可以说是“罪行”。况且这些“错误”与我们所看到的报道大相径庭,甚至是无中生有!
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始者和领导者,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引领者,中国人民绝不容许往毛主席身上泼脏水,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用心!
二、我们今天才知道“梁衡”的所言所为其实是我们的悲哀,让他流毒那么广那么深,正如“毒教材”之事,我们应该早知道早揭露早批判。深刻教训当值得我们吸取。
三、揭批梁衡本人或叫他的作品“下架”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有理有据实事求是地澄清、并向全国人民说明他说的那些关于毛主席的历史事实,比如庐山会议批彭、毛周冲突、张闻天和田家英、潘汉年之死等等的历史真相(特别是张闻天和潘汉年之死。希望热爱毛主席的知情的体制内外的人花点功夫尽早去做,像毛主席的警卫员一样为来毛主席证明),不然,“梁衡”的流毒是不能清除的,毛主席的形像也不会得到有效的维护。切!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