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深刻、气势磅礴:看看毛泽东的笔杆子有多厉害

2022-12-14 3571 4
作者: 陈立旭 来源: 党史博采公众号

  毛泽东是文章大家。古人有“班马文章”之说,意思是说,文章写得好,可与汉代史学家兼文学家班固、司马迁写的文章相比美。毛泽东的文章,何止是“班马文章”。他的文章,是伟大思想——毛泽东思想的载体,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胜利。单纯从文章特色来说,他的文章也超凡脱俗。

  有的放矢

  有的放矢,语出宋代叶适的《水心别集》,意思是放箭要对准靶子,写文章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正是毛泽东文章的特色之一。毛泽东从来不写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文章。他的文章,都是为了解决重要问题而写的。这也是他文章中饱含真理的根本原因。

  在大革命时期,许多革命者激情澎湃,却不知道中国革命的对象是谁,应该团结谁、攻击谁。这种莽撞的革命,此前已有很多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就是有的放矢,要解决这个问题,它针对的问题是“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回答的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文章中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解决了革命党不领错路,革命就不会遭到失败的重大问题。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极其艰难,道路极其坎坷,也确实遭受过多次重大挫折,红四军中也自然产生了右倾悲观思想、不愿做艰苦工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错误倾向。毛泽东针对这些错误思想,于1930年1月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有针对性地指出,只有中国工农红军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才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星星之火,必将燎原。毛泽东正是在此文中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在农村地区先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40年,正是国共合作抗日之时,但在共产党内很多人不懂得怎样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有的一味强调合作,有的对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束手无策。针对这一情况,毛泽东写下了《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讲述了这样的道理:要扩大和巩固抗日统一战线,必须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这是不可分离的三个环节。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后,有很多干部对于我国新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矛盾不甚了解。针对这一问题,毛泽东写下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明确指出: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般地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这是因为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毛泽东的回答,使广大干部豁然开朗。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