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纪念毛主席:此意几人会
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重读古田圣典想到毛主席晚年的嚎啕大哭
古田会议,对于我们党和军队的建设,是一次永放光芒的开创性会议,是一个伟大深远的奠基性工程,是一种源头活水般的神圣存在。直到现在,党和军队建设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它的根本原则和基础,还是古田会议奠定的。
【档案图片:《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古田会议的最大贡献,是留下了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这部红色圣典,使党和军队建设有了一套形态完备的纲领制度,从创建之初就站上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红军从一开始就在建设一支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因而能在改造中国和世界的进程中创建辉煌。古田会议决议,是保证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红色经典,是毛泽东领导管理艺术独具特色的科学宝典,是在传承发展中闪耀着真理光芒的实践圣典。
如今,血与火的岁月已经远去,我们在前辈的基础上,一路走到现在走向未来。长期和平环境下,那些在生死存亡的艰难时刻显现并认识的真理,那些死里求生的制胜法宝,我们还能理解得了吗?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认真研学过古田圣典?若不是新时代新古田会议,还有多少人能记得圣典初心?若是整体上趋于淡忘和口号化,圣典还能真实存在吗?或许会成为绝学啊!
有的或许认为这是危言耸听,因为,毕竟我们还在讲那些传统,还执行着那些制度。但那只是历史留下的一个外壳,如果搞不清内在的本质和灵魂,不知背后的信仰和道理是什么,传统会在一代又一代新老更替中渐渐地淡化以至虚无,即便在表面上还不敢丢掉,也会因为不知所以然而成为虚置。
因为不理解,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可笑可悲的现象,有的甚至把中国共产党经过实践检验是最先进的理念制度创造,坚持多年而不倒的利器当成陈腐旧物,当成改革攻坚的对立面,而把早已臭大街并被抛弃掉的东西,当成新鲜事物重新祭起来。
当认识的生死感消失了,也就没有真正的是非对错了。
艰苦卓绝的奋斗史,证明了古田圣典的无比价值。
但奋斗带来的环境巨变,却又使理解圣典变得困难。那些简洁朴实的文本似乎一看就懂,但往深处思考却生出很多迷惑。
比如,决议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当年用的概念不是这样,而是已经很陌生的概念:
“纠正党内非无产阶级意识的不正确倾向问题。”
那些不正确的倾向,是非无产阶级意识的表现,是来源于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因而是革命军队必须纠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