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理性、务实:1958年—1961年真实的毛主席

2023-04-21 8021 1
作者: 铁沐臻 来源: 毛思想宣讲公众号

  一、反对官僚化和调动群众积极性

  1956年三大改造以后,面临的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摆脱苏联僵化的官僚等级模式。毛主席当时提出的主要论点,实际上是在突破苏联的官僚化单纯行政命令的经济管理模式,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僵化教条的苏联模式也确实导致大量项目没有抓紧搞起来,确实给当时群众泼了冷水。

  “对于苏联体制模式和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弊病,在我们党内,毛泽东是察觉最早的。”(《毛泽东是真理的坚定探索者》薄一波,1993年12月26日)

  突破苏联的官僚化经济管理模式是贯穿于1956年三大改造以来始终的问题。毛主席当时的探索,本质上也是和苏联的官僚行政命令经济管理模式的针锋相对,是突破苏联模式的斗争。

  此时,在美国的挑动下,台湾局势极端紧张。由于苏联想控制中国,中苏矛盾激化,即将脱钩。为了打破两大帝国主义国家封锁包围,毛泽东和周恩来集中研究国际问题,准备对非洲的大规模访问计划。为了集中精力研究紧张的国际战略问题和军事问题,毛泽东已经退居二线,周恩来主要责任也是协助毛泽东进行外交和军事战略事务的研究。一线经济工作主要由其他一线领导同志负责。正如毛泽东本人所说,中共八大的时候,他已经实际上退居二线。

  二、冷静、理智、务实——1958至1961年真实的毛泽东

  早在1958年3月9日-26日,毛主席主持成都会议,在听取各省市的发展计划汇报时,毛泽东就发现并批评了“虚报、浮夸”、“假高产、假跃进”等脱离实际的问题,强调加速经济建设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他在3月20日成都会议第三次讲话中尖锐提出:“建设的速度,是个客观存在的东西。凡是根据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能办到的,就应当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但办不到的,不要勉强”,“要去掉虚报、浮夸,不要争名,要务实,要有措施。”,“现在有股风,十级台风,不要公开去挡,要在内部讲清楚,把空气压缩一下。压缩空气不是泼冷水,而是要把事情办得扎实一点。要去掉虚报、浮夸,不要争名,而要务实,要有具体措施。”(《毛泽东年谱》第3卷,第319页)

  毛主席的警卫员刘继春说:“58年的大跃进浮夸风我可以这样讲,毛泽东在全国没有种过一个试验田,而且主席多次讲:‘我是农民,知道这地能产多少斤,你们说的这些,我根本不信。’”。

  “应当公道地说,对于一九五八年‘左’的错误,是毛泽东同志首先提出要纠正的。”(薄一波,《领袖.元帅.战友》,第15页)。

查看余下9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