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雷:毛主席凭什么“搓‘沙’成绳”
有人比喻,毛主席在“一盘散沙”的旧中国“搓‘沙’成绳”,形成强力的人民革命队伍,经过二十八年奋斗,建立新中国;建国后,他仍以“搓‘沙’成绳”的“神”功,坚持社会主义,防和演,反封资复辟……维护、维持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虽有曲折,但仍取得辉煌业绩。奧秘在哪?为何这么神?
愚见以为,答案内容多多,而“神”功之要点有三(本人多年论毛的指导思想的“主旨要诣”,就是如此)。
一是,无比忠实于人民、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寓涵一个刚性预言:由不断提高的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社会发展,必然表现为“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自然性’”,甚至在它需要时就必然向人类作出发展信息,“暗示”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并在人民中“创造出”一个个无比忠诚的实现答案的斗士,斗士们的胜天力量、智慧,则又来之于对该时代发展使命的忠诚。
人类历史进入十九世纪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刚性预言中的斗士代表,尤其是毛主席。
毛主席的一生,就是忠于人民、社会主义的一生,从不含糊“变通”,更不萎落变节。他就是《愚公移山》中的愚公,矢志于挖山不止;人民就是上帝,使毛主席有了“搓‘沙’成绳”的功夫,最终搬走了(三座)大山。
二是,伟义之下必有高德,伟义高德之下必有勤奋钻学和探索,必生出解答历史难题的智、能和方略,而能“搓‘沙’成绳”。
在当代的社会科学范围内,就是靠“克己为民、持真求实、勤勉奋作、执着钻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毛主席终其一生的勤勉奋作、执着钻研,具有作出“解决历史问题答案”的智慧、能力,并且是这方面的典型。所以,他能形成向心力,进而产生“搓‘沙’成绳”的功人。这也是现今一些毛泽东主义派们,喋喋不休地赞说、“连篇累牍”地颂写毛主席的“主”义要旨:以教示世人师从于毛主席,勤学苦钻,勇于实践,坚持社会主义,别无它。
朱老总、周总理对毛主席认识——最终成为忠实战友,是很能说明这一问题的。
朱老总常说:“……当年井冈山会师才几千人,主席就提出‘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士兵委员会;红军的任务不仅仅是作战,同时要做宣传队工作队,帮助建立地方政权;摸索出‘十六字’作战方针……现在回想起来,每一条都很深远呐。在井冈山和转战赣南闽西时,开始我并不信服主席,他没有学过军事,我带兵打仗多年。但实践证明,主席是正确的,他看得想得比我深远。得到这个‘证明’,我党我军付出了很大代价,流了很多血,用了比较长的时间……”(35年后重上井冈山,朱德:“开始我并不信服主席” 原创2023-04-03 17:50•党史博览 文/何小文)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