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评价鲁迅:他是第一圣人!

2023-05-10 1963 3
作者: 庚午 来源: 庚午随谈

  引言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辞世。

  次年10月,于延安举行的鲁迅先生周年祭上,毛主席第一次公开评价鲁迅先生: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这个评价到了毛主席晚年的时候,又提升了一格,1971年他在会见武汉地区的同志时说:

  鲁迅是中国第一个圣人,中国第一个圣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算贤人,是圣人的学生。

  鲁迅先生生前对毛主席也十分欣赏,当红军胜利走完长征时,他通过一位中间人,向当时远在陕北的毛主席送去了金华火腿,以“千里送鹅毛”的理念,表达对中国“毛泽东们”的同情和信心。

  可惜的是,这两位惺惺相惜的“战士”,互相之间从未见过面,距离最近的一次还是在1918年的北京。

  一、被“围攻”的鲁迅

  1918年,青年毛泽东在老师杨昌济的介绍下,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管理员。

  在这期间,认识了李大钊和陈独秀先生,经过他们的介绍,毛泽东结识了很多有名的学者,如胡适、周作人、蔡元培等人。

  本来他也是要与鲁迅先生见面的,但阴差阳错下,两人并没有见过面。

  鲁迅最初了解毛泽东,是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口中得知,这个在“五四运动”后一直没放弃新文化的“笔杆子”。

  两人互相知道对方,却没有交集,甚至都没有过书信往来。

  唯一算得上文字往来的,就是1936年长征胜利的时候,鲁迅重病时与茅盾先生联名,史沫特莱女士通过第三国际从法国转发到陕北的贺电。

  英雄的红军将领和士兵们,你们的英勇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全中国民众期待着你们更大的胜利。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未来。

  虽然毛主席与鲁迅先生没见过面,也没有书信往来,但他们却通过一座“桥梁”,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

  这座“桥梁”就是冯雪峰,也就是前文所说,代鲁迅先生给毛主席送火腿的“中间人”。

  1925年,北大旁听生冯雪峰,在鲁迅担任编辑的《国民新报副刊》上发表了一首名为《菖蒲》的诗歌。

  当时冯雪峰在北大旁听,曾多次旁听鲁迅先生的课,但他对鲁迅先生不是很喜欢。

  一方面,是因为冯雪峰当时的偶像是李大钊先生,他称其为“真正革命的,有理想的人”;

  另一方面,他觉得鲁迅先生“是个热情的人,但又冷的可怕”。

  1926年,冯雪峰通过自学日语,翻译了日本的一篇短篇小说,在李霁野(作家、翻译家)的带领下,前往拜见鲁迅先生。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