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第一次会见斯大林时脱口而出:“我是长期受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2023-06-01 3434 3
作者: 刘丽丽 来源: 党史博览

  1949年12月,毛泽东第一次去莫斯科会见斯大林时脱口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长期受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毛泽东之所以会这样讲,当然与苏联人有关。在斯大林逝世、苏共二十大召开,可以公开批评斯大林后,毛泽东在一段时间里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在苏区受打击、排挤之事。他说,第三国际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损害,就是这段时间以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也就是斯大林路线。为什么说王明路线就是斯大林路线呢?毛泽东解释说,因为王明听共产国际东方部的,东方部听斯大林的。

  毛泽东受打击与排挤主要是在中央苏区时期,那时是毛泽东处境最艰难的时期。当时,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统治了中央,一方面,他们迷信共产国际的决议,迷信斯大林的指示,将其神圣化;另一方面,他们机械地照搬照抄苏联共产党的经验,把它绝对化。特别是在思想上,由于共产国际不断地开展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王明这个“左”倾教条主义者完全按照共产国际定下的调子,反复强调党内存在着以“左”的词句掩盖着的右的倾向,把右倾当作主要危险来反对。为了贯彻共产国际的反右倾指示,临时中央剥夺了毛泽东的各项权力。所以从毛泽东个人的观点看,他在中央苏区所受的打击和排挤从根源上来说是来自共产国际。

  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到历史中去了解那段时期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态度,恐怕不会简单地认同毛泽东在苏区受的打击和排挤就是共产国际对他的压制和打击。当然,这并不是说共产国际对毛泽东当年所受的压制和打击没有任何责任。

  关于引兵井冈山,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态度绕了一圈又回来了

  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最初认识是1927年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后。当时,共产国际执委第七次扩大会刚刚通过将中国革命引上非资本主义道路的激进决议,苏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对掀起工农运动,推进中国革命正充满幻想。恰好毛泽东写了这篇为农民造反和土地革命大声叫好的论著,共产国际立即大加赞许,并从5月开始陆续在共产国际机关刊物《共产国际》的俄文版、英文版和中文版,以及《革命东方》等杂志上,广为译载介绍。这个时候,在共产国际机关刊物上,特别是在其俄文版,能够享有如此殊荣,毛泽东可算得上是中国第一人。甚至,这篇论著还荣幸地被共产国际主席布哈林列入他在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八次全体会议的报告中。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共产国际对毛泽东其人及其思想开始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然而中共在武装斗争方面只有向城市进攻的经验,所以秋收起义的目标是攻打长沙。但是当时全国的革命形势已走向低潮,群众并没有充分发动起来,加上本来就力量薄弱的兵力还要分散使用,各自为战,行动根本不统一,攻打长沙这个计划难以实现。秋收起义部队很快严重受挫,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实际情况下,毛泽东觉得,要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弃攻打中心城市,把部队转向农村,特别是转向两省或数省交界的山区。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