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昌:毛泽东的群众观

2023-06-06 2202 2
作者: 李瑞昌 来源: 昆仑策网

  一、对人民群的历史作用充分认知

  毛泽东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由他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充分认知决定的。

  对人民群众总的看法

  世界观,就是对世界总的看法。同理,群众观,就是对人民群众总的看法。

  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还说:“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0页。)到晚年,他又念叨这句话,并特意加了一句“包括我自己。”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就说:“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就是我的志愿。”(《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笫791—792页。)这是毛泽东拜群众为师,尊重和相信群众,一切从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的基本依据。正因为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这样的认识,所以,人民群众在他的全部身心中占有至高无上的位置。同时,他也清楚自己与人民群众的位置关系。他说过这样的话: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中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3页。)他告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说:我们要有承认自己无知的勇气,下决心向群众学习。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闭幕词”中,以《愚公移山》感动了神仙下凡搬走两座大山为题,把人民群众喻为“上帝”。他说:“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神仙,而是人民大众。“我们应当走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经验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他们得到解放和幸福。”(《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3页。)

  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是“先生”、“诸葛亮”、“真正的英雄”,并喻为“上帝”;认为人民群众的作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心底真诚,思想深刻。可以说,比一个基督教相信上帝还要虔诚。

  虔诚地对待最基层的劳动群众

  毛泽东对人民群众还有进一步的认知。他认为,整个人类的历史是由最底层、劳动者的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了文明和文化。所以,毛泽东在领导人民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后,就在《宪法》中写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