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思扬: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奠基和探索的重大贡献
【内容提要】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开创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创立毛泽东思想;领导创建和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带领人民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立起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制定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毛泽东从根本条件、政治保障、领导优势、思想指导、发展方向、物质基础、发展战略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和探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形成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在长期探索中经过万般磨难才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并不断加以拓展和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多年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这个长期历史进程中,毛泽东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从根本条件、政治保障、领导团体优势、理论思想指导、政治制度基础、社会发展方向、物质条件基础、发展战略方向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和探索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和坚强政治保障
毛泽东出生在风雨如晦的年代,当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因此,早在少年时期,毛泽东就树立了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1936年,他接受斯诺采访时讲过自己当时的感受:“我读了一个谈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我甚至现在还能记得这小册子的开头第一句:‘呜呼,中国将亡矣!’……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为我祖国的将来痛心,开始明了大家都有救国的责任。”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他亲身经历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国家破败的现实,参加反抗“二十一条”的斗争,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大本大源”。1920年,他在领导新民学会的过程中明确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标,走上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道路,开始投身中国革命实践,探索中华民族走出低谷、实现复兴的出路。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